第23章 丑郡马–宣赞

演练结束后,蔡京便在朝堂上大声说道:“陛下,此次演练如此糟糕,皆是宣赞指挥不力所致啊,此人实在是难堪大用!”

宣赞气得满脸通红,大声辩解道:“陛下,分明是有人蓄意陷害于我,这些士兵的表现极为反常,定是有人暗中指使!”

可由于蔡京等人在朝堂上势力庞大,皇帝最终还是听信了他们的一面之词,对宣赞更加不满。

在奸臣们的持续迫害下,宣赞最终还是被朝廷定罪,被流放到偏远之地。

在流放途中,宣赞历经艰辛。他戴着沉重的枷锁,徒步跋涉在崎岖的山路上,忍受着风吹日晒和押送官差的呵斥。

一路上,他看到了许多百姓的困苦生活,心中对朝廷的腐败和奸臣的当道更加愤恨。

此时,他得知了梁山好汉们劫富济贫、反抗朝廷腐败的事迹。梁山众人在宋江的带领下,打着替天行道的大旗,专与那些贪官污吏、恶霸豪强作对,为百姓伸张正义。

宣赞心中不禁为之所动,对梁山好汉们产生了一种敬佩之情。

一日,宣赞在途中遭遇一伙强盗打劫。那伙强盗见宣赞戴着枷锁,以为他是个好欺负的犯人,便气势汹汹地围了上来,索要财物。

宣赞虽身处困境,但武艺高强的他哪肯就范,正欲反抗时,梁山好汉霹雳火秦明率人赶来。

秦明远远看到宣赞被围,便大喝一声:“梁山好汉在此,尔等强盗休得放肆!”说罢,带领兄弟们冲入强盗群中,将强盗们打得落花流水。

秦明来到宣赞面前,打量了一番,说道:“这位兄弟,看你身手不凡啊,怎会落得如此境地?”

宣赞苦笑着说:“唉,我本是朝廷武将,却遭奸臣陷害,被流放至此。”

秦明一听,气愤地说:“又是那些奸臣作恶!兄弟,不如跟我上梁山吧,在梁山,咱们可以一起劫富济贫,为百姓做事,也不怕那些奸臣迫害了。”

宣赞起初有些犹豫,毕竟梁山是反朝廷的势力,他心中对朝廷仍抱有一丝希望,希望有朝一日能平反冤屈,重回边疆效力。

宣赞说道:“秦大哥,我知道梁山好汉都是义薄云天之人,可我心里还是盼着能有机会重回朝廷,为边疆百姓再出份力啊。”

秦明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兄弟,你这心思我能理解,可你看看现在这朝廷,奸臣当道,你就算回去了,又能怎样?还不是继续受他们的气?在梁山,咱们可以尽情施展自己的武艺,和兄弟们一起为正义而战呀!”

其他梁山好汉也纷纷劝说:“是啊,宣赞兄弟,上梁山吧,咱们一起喝酒吃肉,大块朵颐,多痛快啊!”

在众人的劝说下,宣赞最终决定上梁山。

上梁山后,宣赞很快融入了这个大家庭。梁山好汉们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大家都有着不同的背景和经历,但共同的目标是反抗不公,替天行道。宣赞在这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和兄弟情谊。

他常与兄弟们切磋武艺,其枪法和射箭本领让众人赞叹不已。每次切磋,都会吸引众多好汉前来围观,大家一边观看,一边为双方喝彩助威。

有一次,宣赞在练武场和鲁智深切磋武艺。鲁智深挥舞着禅杖,大声喊道:“丑郡马兄弟,今日可得拿出你的真本事来,让俺老鲁也见识见识!”

小主,

宣赞笑着回应:“鲁大哥,那您可得小心了,我这长枪可不长眼呐!”说罢,两人便交起手来。

几个回合下来,鲁智深的禅杖虎虎生风,宣赞的长枪也是密不透风。一旁围观的武松喊道:“哈哈,两位大哥这身手,可真是厉害啊!”

有一次,梁山攻打曾头市时,宣赞主动请缨。他与秦明、林冲等好汉一同出征。

曾头市是当地一霸,与官府勾结,欺压百姓,梁山众人早就想拔掉这颗毒瘤。

战场上,宣赞依旧勇猛无比,他挥舞着长枪,直冲入曾头市的敌军阵营,如入无人之境。在与曾家五虎之一的曾涂对战时,两人枪来枪往,激战多时。

曾涂大声喊道:“哼!丑郡马,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宣赞也毫不示弱,回应道:“就凭你?也想取我性命,做梦吧!”

曾涂的枪法凌厉,攻势凶猛,但宣赞凭借着丰富的战斗经验和过硬的武艺,沉着应对,在关键时刻使出绝招,一枪挑开曾涂的防守,险胜曾涂,为梁山军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战后,林冲笑着对宣赞说:“宣赞兄弟,你这一枪可真是漂亮啊,打得那曾涂毫无还手之力!”

宣赞谦虚地说:“林大哥过奖了,也是那曾涂大意了些,我不过是运气好罢了。”

攻打大名府时,宣赞也参与其中。他负责带领一队人马从侧翼突袭敌军。夜色中,他率领兄弟们悄无声息地逼近敌军营地,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他们先潜伏在营地附近的草丛中,观察敌军的动静。

待时机成熟,一声令下,众人如猛虎出笼,杀得敌军措手不及。

宣赞更是身先士卒,长枪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倒下,有力地配合了梁山主力军的行动,使得攻打大名可另一方面,他又担心招安后会再次遭受奸臣迫害,曾经在京城被蔡京等奸臣百般刁难、陷害的经历仍历历在目,那刻骨铭心的痛楚让他对朝廷的黑暗面有着深深的恐惧。

宣赞皱着眉头,起身抱拳对宋江说道:“宋大哥,那朝廷奸臣当道,之前我便是深受其害。我在边疆立下赫赫战功,却因奸臣的谗言被召回京城,受尽冷嘲热讽,还险些丢了性命。此番招安,真能如我们所愿,让我们得以报国为民吗?我等兄弟真能免受奸臣的再次迫害吗?”

宋江叹了口气,踱步来回,回应道:“宣赞兄弟,我又何尝不知其中风险。但我等梁山好汉,本就是为了正义而起,若能借此机会,名正言顺地为国家效力,为百姓谋福祉,那岂不是更好?况且,我等已在这梁山之上,虽能暂保一方平安,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只是,这其中利弊,确需兄弟们慎重考虑啊。”

其他好汉们也纷纷议论起来,鲁智深瞪大了眼睛,高声道:“哼!那朝廷的鸟人,能有啥好心?俺可不信他们会真心待咱!”

武松也点头附和道:“鲁大哥说得对,咱在梁山逍遥自在,何必去受那朝廷的窝囊气!”

而吴用则微微皱眉,分析道:“各位兄弟,招安一事虽有风险,但若是能借此机会整顿朝纲,清除奸臣,倒也是一件好事。只是,这过程怕是艰难无比啊。”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各执一词,忠义堂内吵吵嚷嚷,气氛愈发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