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略了患者本身,而是着眼于疾病,脱离了实际需求,而变得越来越刻板教条,这是当下西医存在的问题。
中医本来就是个体化的,也是重视患者实际需求的,但是随着发展,也慢慢变得去个体化了,网上很多各种的“中医小窍门呀”,“中医科普呀”,还有番茄里面很多的中医文也都有这种趋势化。
话题转回病房,孟超凡拿着片子详细给患者家属讲了,建议可以多找几家大医院,比如某一附院,或者某省人民。
患者家属说,那你们医院不行吗?
孟超凡委婉的说,我们是中医院,人家是西医院,人家每天排的满满的,天天做,做的多,经验更丰富......
李介宾听出来了,其实就是个熟能生巧。
中国的医院大夫,因为庞大的手术量,所以实际上在很多基础普遍手术技术上是远超欧美的,除了一项.......那就是在处理枪伤上,中国大夫远没有外国医生经验丰富。
最后家属还是没有表态,他的情绪不是很好,很纠结,像极了是要考研还是要找工作的大学生,像极了要回老家还是要待在城市里的大学生。
人生是有很多选择的,当知道自己的选择有可能会导致影响深远且不一样的结果的时候,就会很拧巴。
这一点李介宾这个小年轻还只是刚刚有一点点体会。
而孟超凡则是已经很熟悉了,交代完一切后,就让患者家属再考虑考虑,然后离开了。
一个合格的医生,是不能跟患者共情的,这是不能写进教科书的东西,但是也是很现实的东西。
不仅是情深不寿,而且会影响医生的判断力。
中国自古以来关于打仗的哲学不少,作为统帅,一念之仁,可能是妇人之仁,婆婆妈妈拖拖拉拉的,这种人上了战场,指挥打仗,救不了人,反而会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