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大柴胡汤证三条:
一“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
一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当然这是须要大黄的证候,医家都无异辞。
小主,
可见仲景说“下之则愈”是真切的。
当然,这下之则愈四字,包含证候为可下的病机,方剂有下的作用。
然而大柴胡汤中若无大黄,如何能有下的作用呢?证候的热结在里又如何能在“下之”之中得愈呢?
看来这两条,证状表现虽不同,但有取热结实的同一病机。大柴胡汤中必须有大黄二两的。
另一条:“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吐而下利者”,要不要大黄呢?
此条中呕而发热为少阳证不必说。
但发热汗出心下痞硬而下利,显然是胃肠的阳性病理过程。
发热汗出不解是为里热,痞为热痞,硬为热深病甚而致硬,利为热利,亦是肠对病理物的抗御反应,虽下利亦不能排除其热结。
“阳明病发热汗多者宜大承气汤”。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这两条说明了,发热汗多的热结在里与发热心下痞结,是需用大黄清热破结的。
而大柴胡证的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当然也是非用大黄不可的,里热不因下利而除,痞结不因下利而消,所以大黄必不能因下利而不用。
仲景用大黄,不据大便之利否,而在热结的可下之病理趋势。
这一点,现代人很难把握,如同孟超凡这种善用经方者,很多时候都是见柴胡证,再见大便干结,便用大柴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