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太阳阳明合病

家属说:“不怎么成形,比较稀,有点像糊糊一样。”

听到这里,李介宾心里稍微松了口气:“嗯嗯,这样就好一些。”

不是稀水就好。

其实,李介宾之所以如此详细地询问患者的大小便情况,并不仅仅是出于医生对病情的关注和负责,更重要的是,二便的正常与否直接反映出人体内部脏腑器官的功能。

这看似微不足道的问题背后,蕴含着中医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外感病问寒热,内伤病要问二便。

如果患者小便不利或者大便溏稀或干结,那么就说明里有问题,开方就需要有对应的药。

但是这里还有另外一点讲究,就是疾病发展顺序,在表?在里?半表半里?

中医讲肺与大肠相表里,所以肺炎发烧的时候,往往喜欢用灌肠法退热,有效的多一些,而有些则是转成了低热,泄泻。

因为这是用西医的思路去指导治疗。

在表者,发汗解之。在里,下法泻之。张仲景早就记载过,如果病在表或者半表半里的时候就用下法,那么就容易造成胃痞干呕泄泻的症状,需要用半夏泻心汤解救。

别小看了这句治则,学医的看着觉得好像很很简单,注意就是,但是既然张仲景专门记录误治,就是因为临床上常常会犯这种错误。

看到高烧发烧病人,大便一干就觉得是不是已经到了阳明胃腑?来点大黄泄泄火……

李介宾仔细察看了这个患者的舌脉,舌苔依旧厚,灰黑苔,说明病程够长了。

脉象是浮滑脉,跟上次的浮数脉比起来,说明烧退了些。

“效果不错,继续治疗。”罗娜用听诊器仔细听过后,然后对家属交待了几句。

家属千恩万谢,已经治疗了那么久,用了那么多药,患者还是第一次状态那么好。

“用的什么方?”

“葛根汤。”

“效果怎么这么好?多耐都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