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均听说他那灵力被封,废人一个的哥哥也想争功,特意奏请轩辕王允准,上山看望颛顼,见了面当然免不了一番言语讥讽,气得颛顼差点毒发。
七王是轩辕王现在唯一活着的儿子,虽然蠢笨但毕竟是王子,说话比始均更有分量。他奏请轩辕王,同意自己和三个儿子带兵出征,以禺疆为将,讨伐离戎氏,只留长子留在轩辕照看家业。这样,就可以巧妙地避开亲近颛顼的应龙离怨,不必担心战功被抢。
轩辕王考虑了七日,最终同意了禹阳的奏请。一个王子和三个王孙,带着年纪轻轻的禺疆,挂帅出征。
轩辕的兵力在冀州之战损耗了大半,因此才没有能力征服高辛,也不足以消灭神农义军,大荒才有了三百年的和平。
近些年兵力有所恢复,但中原地势平缓,易守难攻,面积又大,轩辕需要大量兵力驻守各地,防范中原倒戈,并没有太多富余的兵力可以出征作战。
中原各氏族当中,除了赤水有兵,其余的只有离戎氏还有少量能战之兵。赤水海天作壁上观,拒不出兵。
轩辕无奈,只能从各地抽调兵力,零零散散整编成一支新军东进平叛。
离戎氏归顺高辛两个月后,轩辕五万大军从各处集结完毕,整装待发。
隐蔽在高辛北境山林中的靖远军早就枕戈待旦,跃跃欲试。蓐收作为主将,等这场仗已经等了很久。高辛练兵已有将近十年,一直没有机会上战场实际操练,借此时机,正是检验成果的大好机会。
轩辕军队开拔的消息一传到高辛,蓐收便指挥大军,浩浩荡荡向离戎氏族地进发。
大军行进过程中,遇到了小股轩辕的边境守军,高辛军队如猛虎下山,五日内便清剿了泗水河畔所有轩辕守军,高辛的边境单方面西扩至泗水东岸。
靖远军的后方补给由阿念统一调配,辎重如流水一般,有条不紊地进入离戎族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离戎族地面积不大,西临泗水,背靠高辛,东北方向便是青丘。
现在,除了少数参加过冀州之战的老兵不愿离开,其余族人已经全部撤到后方,进入高辛国境。
因为接壤,高辛士兵无需长途跋涉,对地理气候也无半点不适。
轩辕那边就不同了。
大军开拔七日,禹阳和轩辕王同时收到前方军报,泗水守军全线溃败,国土已失,连逃出来送信的士兵都受了重伤。
轩辕王大怒,命禹阳急行军,务必在年内击败高辛,收复失地。
禹阳没有带兵经验,出征前不得不临时抱佛脚,向应龙请教。应龙本就厌恶他,现在要与高辛开战,更是不耐烦,但自己是轩辕的臣子,不得不教,也只好。禹阳学得些皮毛便匆忙上阵,带兵的效果可想而知。
因为禺疆修水灵,高辛人同样擅长驭水,禹阳为了多一分把握,特意带上了息壤,防止高辛驭水来攻。
轩辕王有令,禹阳略一思考,便命禺疆先带一万精锐急行军,先到泗水河畔,择机出兵发动奇袭。
蓐收收到细作的消息,笑禹阳话本子看多了,泗水西岸是广阔平原,军队连躲藏的地方都没有,一举一动都在高辛眼皮子底下,如何发动奇袭。
蓐收虽然是个君子,敬重对手,可禹阳不是个值得尊重的敌人,他便一点礼貌也不讲。
禺疆刚到泗水那日,蓐收便命车骑将军带一支三千人的队伍,从南边跨过泗水,从禺疆后方包抄,打他个措手不及,禺疆的队伍长途奔袭,疲惫不堪,还没吃上一顿热乎饭,先是被满天的箭矢吓破了胆,想找掩体却找不到,四散奔逃,又被渡河冲杀的步兵打了个落花流水。车骑将军受蓐收之命,毫不恋战,见好就收,高辛共有四十五名士兵受伤,禺疆的一万精锐折损了两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