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准备尝试研制各种口径的电磁枪,有7.62毫米、5.6毫米和6.8毫米,以选择适合不同环境、射程和效能的武器。
传统的武器装备和发射装置使用化学能,需要携带弹药。
在枪机结构方面也越来越复杂。
在战场上损坏,修复会变得很麻烦。
使用电磁枪,就解决了这些问题。
发射过程中,电磁枪的噪声很小,并且发射的震候很小,声光信号基本完全消失。
像以前打一枪,对方知道你在哪,反狙击武器能测定在哪个位置。
如果发动反击行动,对手隐藏的再隐蔽,也没办法在密集的火力下得到生存。”
唐欣的举例说明,通俗易懂,大家一听就明白了。
大家只觉得院长就是院长,她的想法一直都走在大家的前面
他们好像永远都没法超越院长的想法,他们不知道是该对自己感到自卑,还是为院长感到自豪。
唐欣的介绍还在继续“传统的枪,把微声冲锋枪、无声手枪这类武器装备做到了极致。
基本上是“无声、无光、无烟”的“三无”装备。
对于降低发射的特征,提高射手生存水平,将会起到重大作用。
这些要素对电磁驱动发射系统都不是问题,关键它的通用性很强。
通过电磁场加速弹丸去攻击目标,射速上千发。
密集发射的过程中,弹药的携带压力会降低。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士兵携带7.62毫米枪弹,带不了多少,而且很沉。
即使换成6.8毫米,携带量也不太大。
如果换成一个个不规则的小钢柱,或者是电磁驱动的金属物体这类的小目标,士兵就可以带很多,在武器装备携载、后勤保障的压力将大幅度下降。”
唐欣的话音刚落,大家心里就有了一本账,
一个个在下面交头接耳的说着,“传统化学能子弹需要成本。”
“是啊,子弹需要把弹头、弹壳重新制造,要装填火药;
就算它“小而精、小而全”,也需要成本来维持。”
“确实如此,大量的消耗对作战行动后勤保障提出严峻挑战。”
大家也明白院长所说的电磁枪研制出来会有很多优势:它的子弹就是简单的一个小钉子、小柱子,通过这种方式撞击对手实现杀伤,对于弹药的简化基本上可以做到零成本。
也有的研究员想到一个问题,电磁驱动发射系统如果成单兵武器的首选,许多枪类就用不上了,只需根据射程和目标防护程度来确定电量。
对于院长提出的新研究项目,大家双手支持。
“大家回去好好研究一下,下次研讨会,我希望大家能拿出新的设计方案,希望不止是我现在所说的这些,大家可以踊跃参加,这次研究会从大家的设计方案在挑选一个方案进行实验研究。”唐欣刚说完,大家就乐疯了。
一个个激动的摩拳擦掌,想着这回一定要拿下这个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