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冯拿着原始实验数据进行核对,一脸严肃的听着郭超报出的数据,“核实无误。”
郭超继续道,“质量为1~32amu,视场为15°×160°。”
“核实无误。”
“角分辨率为10°×25°,时间分辨率是4s。”
“核实无误。”
……
火星能量粒子分析仪实验室里也在进行同样的对话,大家都在为最后的调试检测努力着。
检测了能量粒子的能量范围,电子是0.1~12M,质子是2~100MeV……
……
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由进入舱和火星车组成。
200公斤的火星车上有6个车轮,6台科学仪器。
导航与地形相机、火星车次表层探测雷达、火星表面磁场探测仪、火星气象测量仪、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和多光谱相机。
这些仪器可以探测火星表面土壤厚度、冰层结构,获取次表层地质结构数据。
获取火星局部磁场数据,与其它仪器配合,探索火星磁场演变过程。
获取火星气象数据,用于研究火星大气物理特征。
和其它仪器结合探测火星表面物质反射太阳光辐射信息,获取物质元素的成分和含量。
探查火星表面次生矿物,研究火星表面物质组成。
几天后,所有仪器都被安装在火星车上,组成一个完整的火星探测器,准备一个星期后进行发射试验。
火箭研究所所研制的远征五四火箭是专门负责发射问天一号。
之前做过三次试发射,有了经验,这次才是正式发射。
问天一号在WC航天发射场,这里靠近海港,火箭可以通过海上运输,箭体直径不受传统陆运和铁路运输限制。
这个发射场距离赤道更近,纬度低,纬度越低蓝星自转的线速度越快,可以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和探测器的寿命。
在发射过程中远征五四运载火箭将带着探测器加速到超过每秒12km的速度,直接将探测器送入蓝星与火星的转移轨道。
想要接收火星上传回来的数据,深空探测核心系统是非常重要的,深空测控网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除了旧疆咯什和shang市的深空测控站,还有北方的加木斯测控站。
除此之外,国家航天局应唐欣同志的申请,在海外鸥洲的阿廷国合作建立首个海外深空测控站。
前几天刚刚建成,准备用于两国科学家对外层空间的和平开发和利用。
这不,又给华国拉拢一个盟友。
这个深空测控站本就在唐欣的计划之内,多座测控站的建成使得深空探测网兼具了多频段测控能力。
集测控、数传和长基线干涉测量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深空测控网,对深空航天器的测控覆盖率提高到90%以上。
这次,问天一号发射升空以后,就会由咯什测控站、佳木斯深空测控站和阿廷国深空站组成的深空测控网,
在各个工作阶段,都可以持续接收、记录探测器遥测/数传数据。
实施测轨和上行遥控及干涉测量原始数据的采集记录与传输的工作任务。
火星距离蓝星最远的时候有4亿公里,国内的接收天线无法满足数据接收要求。
因此唐欣吩咐国家天文台在上沽建了一座高性能数据接收天线,用于接收问天一号的数据。
并给他们安排了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