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各位的装束都是有大学问的人,不用我说也都知道‘馐馔’意为珍贵的美味。物以稀为贵,这牛大全天下也就我们这独一家,足以称得上‘稀贵’。至于明明是间狭小的屋子,怎敢用这个‘阁’字,是因为我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搬到两层、三层、甚至四层的阁楼上。我们家完全配得上‘馐馔阁’这个名字。”
“说得好!小兄弟,我看好你。”
张奕宸刚杜撰完面馆名字的由来,发问的书生就连连叫好。起初张奕宸给小店起名才没想这么多,单纯地追求看起来有档次,有格调。
“既然王兄、李兄都问完了,我也有一个问题想问,”最后一个文人指着店外问道:“我们方才进来的时候看到门外贴着‘本店招牌牛大仅剩拾碗’的字样。为何这牛大每日还要限量供应?”
张奕宸出此计策还不是因为快一天了,一碗牛大都没卖出去,当然这些话是不会说出来的。
“哎呀!不是我不想多卖点,实在是食材有限。就拿这个面里的萝卜而言,为了口感,每个萝卜只取萝卜心。这清汤要用牛棒骨大火炖煮两天两夜出骨头中的骨髓,再放入精品牛腱子小火炖煮一天一夜。再说这面就更加讲究了,因为涉及机密我就不便多言了。宁缺毋滥,我们要保证每一碗牛大都是精品,每天也就只能做出十几碗。”
张奕宸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听得三位书生频频点头,说回去要给亲朋好友推荐这美味的牛大。
张奕宸之所以如此认真地回答三人的问题,就是看他们都是读书人,想借他们之口,推销牛大,现在看来目的已经达到了。
第二天,张奕宸挂出了今日只有二十碗牛大的告示,不到中午就售卖一空。那些没有吃到牛大的人中有一阔绰子弟,甚至开出了一两银子一碗牛大的价格。最后,张奕宸还是按捺住心中的冲动,告诉那位出手阔绰的公子哥,想要吃到牛大只能明天早点来。
馐馔阁的生意越来越好,牛大的价格从最初的一碗15文钱涨到了30文一碗,牛大的供应量也从每日十碗提升到四十碗,就算如此还是供不应求。
可是之后不管食客再怎么说,馐馔阁也没有再增加一碗的量。理由倒不是馐馔阁对外宣称的那样,要保证每碗牛大的质量,而是四十碗牛大是张奕宸腰酸背痛的界限。
随着馐馔阁的生意越来越好,张奕宸也不吝啬,当即雇了两个伙计帮忙。王家母女在后厨掌控大局,伙计们则是店里店外的忙。
店里的人手多了,牛大的供应量也搞上去了,闻名而来的食客也越来越多,张奕宸的钱袋子也越来越鼓。但张奕宸并不知足,这离他的目标还相差甚远。
馐馔阁就那么点地方,店外能用的地儿都摆上了长凳,可还有很多人没地方坐。场地限制了客流量,但张奕宸并没有打算换个大点地方,他知道现在大家都抱着一种猎奇的心态来的,等这股新鲜劲一过,还不知道能剩多少稳定客源。如果现在就盲目扩张,一旦热度过去,客流量锐减,可能都不够维持人工和店铺的费用。
“喂!你就是馐馔阁的老板吧!”
张奕宸正准备梦会周公,一个软糯甜美的声音搅了他酝酿许久的困意,极不情愿地坐了起来,盖在脸上的蒲扇滑落下来。
张奕宸看着面前凤眉明眸,唇红齿白,肤若白雪的少女,不悦的心情不由淡了几分。
“没错,我就是,请问有什么事吗?”
“喏!这个给你。”少女嘟着嘴递上一篮酸果。
“你是?”张奕宸纳闷地问道。
少女的穿着打扮,怎么看也和前几日遇到的老人无关,那谁会往这里送酸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