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回 文昌阁天聋地哑 两枯干古柏绿莲

王小Q所说的天聋地哑二童子乃是锦屏山文昌阁中的,文昌阁坐落在老君堂一侧,始建于道光年间,后几经修缮,1995年修缮后至今未变。因文昌阁的基础坐落在山崖上,异常牢固,所以重修时没有拆动,上层建筑得以保持了原来的风貌。

文昌阁内供奉着文昌帝君、天聋地哑二童,文昌帝君手持御笔庄严肃穆,正在聚精会神地批阅京诗才子的问卷,天聋地哑恭候两侧,纹丝不动,唯恐打扰了文昌帝君。望子成龙的严父慈母和勤奋上进的良才学子,多有来此瞻拜者,以求金榜题名。有拜过者,甚是灵验。

文昌帝君,是中国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的大神。原名叫张亚子,唐朝越隽人,后来迁到七曲山,SC省梓潼县。又被称为济顺王、英显王、梓潼帝君、梓潼等等。文昌信仰在古代社会非常流行。但凡是想科举中榜、加官进爵的文人,都对文昌帝君崇信有加。祈愿帝君保佑自己聪明智慧,文思敏捷,考运亨通,金榜题名,仕途高升。

“文昌”原是天上六星之总称,六星分别为上将、次将、贵相、司命、司中、司禄等,是为文昌宫。

关于“文昌”二字,《史记·天官书》记载:“文者,精所聚;昌者,扬天纪。辅拂并居,以成天象,故曰文昌宫。”过去,人们认为文昌帝君掌理学问学才学业,掌管学士的考试命运、功名利禄等等。简单地说,就是主管文运,是读书人的保护神。

文昌,既是指星名,也就是文昌星;又为神名,也就是文昌帝君。文昌星,是文运的象征,原本是星宫名称,并不是一颗星,而是共六星,在斗魁之前,形成半月形状,也就是指文昌帝君。

在文昌帝君的塑像或画像中,身旁通常侍立二童子。一个叫“天聋”,一个叫“地哑”。为什么会叫这样的名字呢?

一种说法认为,文昌帝君主司的文运考试、功名禄位,关系富贵贫贱。保密问题很重要,如要防止泄露试卷试题,及士人的前途命运等。不小心泄露考试题目,就相当于作弊。不小心提前告知了考生本次榜上有名,就会导致考生松懈怠慢。无论哪种都违背了文昌帝君劝善的初衷。故将帝君身边的二童子命名为天聋和地哑。

《历代神仙通鉴》卷十一载:“梓潼真君(即文昌帝君),道号六阳,每出驾白骡,随二童,曰天聋、地哑。真君为文章之司命,贵贱所系,故用聋哑于侧,使其知者不能言,言者不能知,天机弗泄也。”这则记载充分佐证了这一观点,作为掌握功名仕途的文昌帝君的侍童,是不能泄露天机的。

《地母经》揭示了天聋、地哑二童子的来历:

“地母本是无忌土,

包养先天与后天。

夫君本是玄童子,

他聋我哑配成双。

神与气合化天地,

气与神合产贤人。

真气为母母是气,

真神为子子是神。

阴阳会合真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