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乞和

这矮墙看起来只有三尺高,可钉入地下至少五尺,加上用藤条编连夯土填压,几十匹马力哪里够用。

马上骑兵一看拉不动赶紧丢开绳子想逃,可第三轮排枪声又响起,这次,只剩下五骑幸免于难逃了出去。

自始至终,吉王卫笑吟吟的看着,抗虏卫老兵更是一枪不发看着这帮新兵出糗。

其实真怪不得这帮来自民间的豪杰,他们刚刚领到属于自己的新枪,第一次拿着新枪上战场,所以有失水准很正常。

一直到五骑逃出百步开外,才有十几个老兵把枪口对准目标干净利落开火,马背上五人像五个沙包砰通一声跌落马下砸起一片尘灰。

这次攻守战,女真兵死伤不过两百骑,抗虏卫新兵有一杆滑膛枪漏火伤了右脸。

所以双方都在战争中磨练成长,像开始的大规模战斗已经越来越少,因为谁都怕死,谁都求活,所谓骄兵悍将,那是需要无数场胜利铸就,火枪兵便是终结骄横女真兵的克星,而且他们还必须飞蛾扑火的不停送死。

这便是冒险包围济南城的好处,《孙子兵法·九地》有言:“攻其必救,救其必亡。”

两位阁臣刚刚惊魂交迫的爬下观察台,突然城中有人喊话:“刘阁老,刘阁老,我们愿意投降,你让他们不要动武,我是奉南大将军睿亲王多尔衮派来的使者…”

什么意思,投降,多尔衮竟然愿意投降,他投降代表侵入京畿的十几万女真兵都愿意投降。

刘宇亮与杨嗣昌对视一眼,两人瞬间掩饰不住的心潮澎湃脸红心跳,特别是杨嗣昌杨大人,他一直主张和谈,当然,所谓和谈本意是,让多尔衮不要纵兵劫掠你要什么我们坐下谈,我们减少损失,你们省了力气。

当然,大明皇帝刻在血脉基因里的气节不允许朱由检选择屈辱求和,大明一帮重臣不允许卑躬屈膝,特别是卢象升为代表的主战派语气坚决道:“皇上命臣督师,臣意主战!”

他接着向崇祯帝确认杨嗣昌是否曾以格苗(臣服边民意思)的典故来主和,崇祯帝表示清朝与上古的三苗不同,已“凌犯天朝”,不可讲和,接着对杨嗣昌说:“剿奴与剿寇不同,卿宜慎重!”

可现在,不是他杨嗣昌主动求和,而是他多尔衮主动求和,若靠唇舌之功降伏十几万清兵,那真的是泼天大功啊!

其实刘宇亮和他想法大同小异,所以,只思索片刻,大明内阁首府,皇帝钦差刘阁老竟然越俎代庖命令放行面议。

秦良玉为难道:“刘阁老,此事只怕我做不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