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丁香千千结,愁思和哀怨

丁香千千结,愁思和哀怨

《草花谱》记载“紫丁香花本木,花为细小”。古人因见丁香花筒细长且香气扑鼻的特征将其命名为丁香。

丁香花季,粉紫莹白,宛若天边的云霞。丁香花开,浪漫清雅,馨香萦绕,芳香的让人陶醉。闻起来最美的花香,看似清雅的花儿,自古却被定义为愁思和哀怨。在诗轴画卷中,丁香仿佛就是那些愁肠百结、为情所困的女子。

丁香,是如何一步步成为忧愁、哀怨的代名词的呢?丁香花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最早出现在诗里,是杜甫的这首《江头四咏·丁香》:

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

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

深栽小斋后,庶近幽人占。

晚堕兰麝中,休怀粉身念。

体柔弱,披素艳,兰麝中,粉身念。这些词和句,有着浓浓的愁肠百结。

南唐后主李煜是咏愁高手,他的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传唱了上千年,他的父亲南唐中主李璟亦有名句“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武则天令百花开,牡丹不听旨被贬,牡丹由此出名?南唐中主李璟给丁香下了“空结雨中愁”的定义,自是不凡。丁香千千节的名字就坐实了。

杜牧诗里的丁香花,成了愁怨的载体。其《代人寄远六言二首》:

绣领任垂蓬髻,丁香闲结春梢。

剩肯新年归否,江南绿草迢迢。

春天的枝头,丁香花悠闲自在开放,丁香闲逸,淡淡的哀怨相思,如丁香花馨香萦绕。

为丁香赋予忧愁意义的是诗李商隐。李商隐在历史上本来就是一个忧愁的女商人,一生坎坷,多愁善感。作为一个女诗人,她观察事物细致入微,看丁香的花骨朵,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扭结在一起的样子,是丁香结呀!她写下了《代赠》: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这首诗写的非常形象,借物比喻,芭蕉的蕉心尚未展开,丁香的花蕾丛生如结;芭蕉和丁香分别象征一对不得相见的男女,同是春风吹拂,而二人异地同心,都在为不得与对方相会而愁苦......

多像人间,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有情人,这样的爱情多么的凄苦迷离,多么的让人惆怅。

让近代人难以忘怀的丁香情节源于清代道光年间“丁香花公案”。这就是清朝有名的龚自珍丁香花的悲情故事。顾太清与龚自珍是诗友,又经常着白衣裙,俩人素有来往。被有心人编排出了绯闻,即忆宣武门内太平湖之丁香花:“空山徙倚倦游身,梦见城西阆苑春。一骑传笺朱邸晚,临风递与缟衣人”。人们就猜测诗中的“缟衣人”是顾太清,闹出这样的绯闻,顾太清,龚自珍百口莫辩,没有真相的“丁香花公案”被社会上传的沸沸扬扬。男女之间的爱情梦,相思情,放现在是一个很小的事情。但这个故事发生在礼法制度特别严重的清朝封建社会,就是一个惊动当时社会的大事。

使丁香忧愁哀怨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的是现代诗人戴望舒

戴望舒在他的成名作《雨巷》,里面写了一个让他魂牵梦绕的丁香姑娘:“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烟雨江南的小巷,邂逅了丁香女子的多情薄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