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年味”的发展和变化

“年味”的发展和变化

人间烟火,年味最浓。

春节在历史上形成的习俗,大概是所有传统节日中最丰富的,进入腊月开始,准备过年,有许多讲究和习俗,如除尘、祭灶、贴春联、包饺子、祭祖、守岁、放鞭炮、拜年、走亲戚……中国传统过年,蕴含久别的思念、阖家的团圆、温馨的祈祷、仪式的祝福。

过年,是祖祖辈辈、男女老幼,共同绘制的一幅吉祥欢乐的红火日子。

庆祝春节的各种特色内容,也是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衍生和发展起来的

春节是不断发展和演变的,应用会越来越丰富的。

先秦时期,民间开始在立春岁首时拜神祭祖、祈岁纳福、驱邪攘灾、除旧布新等节庆活动。

魏晋时代,出现了除夕守岁习俗的文字记载。

到了唐代时,人们开始互相登门拜年,还出现了“拜年帖”,唐太宗李世民曾用金箔做成贺卡赐予大臣。

宋代,放鞭炮开始逐渐在春节时盛行。

到了明代,接灶神、贴门神、除夕守岁、正月十五赏灯会已经开始流行。

清代更是非常重视过年。过年要一直延续至元宵佳节才算结束。这时猜灯谜又成为盛行的过年取乐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年有着不同的情感色彩与诠释,过去现在,将来有一定的变化。

共同点是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无论年大,月小,无论日子长短,穷与富,好与坏!在每个中华儿女的眼里,中国年的底色都是红色的,形式都是红火热闹,内容都是敬天法祖,合家团圆,亲情融融,吃团圆饭,互相祝福和祈祷,目的都是希望来年越来越红火。

不同点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包括交通的方便和信息化的共享。传统的除尘、祭灶、祭祖、杀猪宰羊蒸馒头、守岁、放鞭炮、走亲戚等内容和形式越来越淡了,有的甚至消失了。

保留了贴春联、包饺子等少许传统内容。

新发展了春运、结伴旅游、阖家团圆、看春节联欢晚会、营造现代电声光的喜庆氛围、逛街看景、看贺岁片、打麻将……

不论过去,还是现在,中国年,时间越是靠近,年的味儿就越来越浓,欢乐的气氛越来越强烈,思乡的情也越来越浓郁,回家的步伐也越来越快。

阖家团圆是中国年的魂,在外工作的人,如同一只只南归的候鸟,从天南海北,千里迢迢,带着思念与期盼,飞向久别的故乡,远在他乡的亲人纷纷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回家过年!

从腊月开始,中国出现了一个新词“春运忙”,车上的飞机,地上的火车,高铁,大大小小的车辆,水上的轮船,满负荷高速运转。

中国人的春节图个团团圆圆,父母在,儿女们回来都围在父母身边,父母故去,兄弟姐妹团聚,血浓于水的亲情,团团圆圆,再也没有什么比这温馨的景象令人动容。

全社会营造现代电声光的喜庆氛围。过了元旦,辞旧迎新的日子突然逼近了,入夜的城市,大大小小的社区,路两边的树上挂满了小小的密密麻麻的彩灯,营造了满街的火树银花,柔和的灯光朦胧氤氲,四周的大楼灯光四射,有的楼灯光如同千手观音从一层向几十层高楼依次展开,有的楼像孔雀开屏,好看的几何图案不断开放,一个楼和一个楼的景观不一样,变幻无穷,释放出无穷的声光影像,令人目不暇接。大街上的门面房一间挨着一间,披红挂绿,装饰的红红火火,商场的年味很浓,祝福新年的吉祥、春节大酬宾的告示、预定年夜饭的广告、红红火火的“中国结”、“福”、“春联”等铺展着,已溢满了街头巷尾,全社会透出节日祥和与喜悦的氛围。

伴着烟花的璀璨,我们迈进了新年的门槛,贴对联,剪窗花,挂灯笼,开启一段红红火火的岁月。

还有浪漫无比的餐后咖啡甜点,边吃边聊的一场春晚,装着长辈对晚辈无限关爱的红包,灯下重温与漫谈的几部老电影……

岁月敲开了新年的大门,我们被喜悦和幸福紧紧包围着,家人闲坐,灯火可亲,一桌团圆饭,一份归家情,家人围炉团圆,在一阵寒暄中释放压力,在一杯美酒中忘记烦忧,在一桌美食中享受幸福。

都说年味越来越淡,其实年味一直都以它的方式存在,老人的唠叨,兄妹的斗嘴,小孩的嬉闹,传统的美食,享受着团圆的幸福,期待着来年的平安,只有懂得和需要珍惜的人,才越是想要用传统的方式,把这年味渲染得最浓厚。

从不间断的新年祈福,内容和形式区别了,人们再也不像过去走街串巷,挨家挨户上门拜年,互网时代,打开手机,点开图片写上一段优美的文字,轻轻一点,十万八千里都收到了。人人发信息,人人收到了太多美好的祝愿,幸福和快乐洋溢在我们身边,我们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爱情的甜蜜,友情的抚慰,岁月也因此变得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