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汽车旧事

重生之AI教父 CloseAI 1328 字 25天前

汪秘书似乎是得到了什么指示,非常看重与孟繁岐的这番交流,把背景和想法交代得非常充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后来引进德国大众,第一次搞真的合资就是在尚海,距今差不多也有三十年的时间了。搞了三十年的合资,我们燃油车自主研发还是处处落后。上汽大众用了两年,才实现四个部件的国产化,还都只是不重要的零部件。”

“我们的车企一个个都忙得要死,但大都在组装赚钱,硬生生把汽车工业这种技术密集型产业变成劳动密集型了。市场都出去了不说,最后汽车的风评还成了进口大于合资大于国产。”

“所以我们一直在想,是否直接跳过燃油车,发展新能源汽车!”

孟繁岐听到这话有些震惊,在他的感知当中,电车流行起来至少得是三四年后的事情了,没想到官方如此这么早就有了想法。

对于孟繁岐的反应,汪秘书哈哈大笑:“这哪里算得上早,你怕是不知道,早在14年前,就已经有人频频上书,苦口婆心地劝国家直接发展新能源,弯道超车了!”

汪秘书所说的有人,乃是2000年同济大学的万校长。在世纪之初就能由此远见,实在是不得了。国士钱学森,甚至1990年初就有了这种想法,其智慧令人惊叹。

十多年过去,万校长如今入主了科学技术部,在他的引领之下,华国的新能源汽车可以说是推力大增。

不过万校长当时的话着实不好听,他觉得燃油车华国已经没救啦,至少落后欧美一百年了,但新能源车,大家还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万校长在德国德国拿了机械系博士,又在奥迪做了十年,年薪百万功成名就。

但在祖国的召唤之下,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这些,投入到了新时代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当中。

“普通民众可能还不知道,我们其实09年就上马了新能源车补贴政策,【十城千辆】。科技部、财政部和发改委一起财政补贴,计划三年时间,每年发展十个城市,每个城市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做示范行动。”

补贴的力度不可谓不大,油电混动一辆五万,纯电动一辆六万,十米以上的新能源公交车,一辆就能补贴四五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