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王的扶持下,他的生意如春日的野草般迅速蔓延,财富如江河般源源不断涌入囊中。
然而,刘善的心思却并未停留在这些表面的荣华富贵上。
他如同一位隐于暗夜的谋士,悄然将大量财富投入暗中招兵买马的计划中,暗中积蓄力量。
这几个月里,刘善的生活既忙碌又充满期待。
每隔一段时日,他便会坐在那张斑驳的书桌前,提笔凝思,精心构思一个个或惊心动魄、或婉转动人的故事。
在昏黄的油灯下,他一笔一划地将这些故事书写成信,折叠整齐后,交给信使,跨越千山万水,送至远在京城的长宁郡主手中。
长宁郡主的回信总是如约而至,字里行间透着温暖与关怀。
她时而如一位博学的文人,对刘善的故事品评赏析,赞其情节跌宕、人物鲜活;时而又如一位知心好友,分享京城的趣闻轶事,甚至谈及宫闱内的喜怒哀乐。她的信笺中,既有对刘善的欣赏,也有对时局的隐忧。
刘善每每读信,心中对长宁郡主的敬仰与亲近便愈发浓烈。
然而,他也深知,长宁郡主被夏皇软禁于京城,身不由己,只能通过书信传递彼此的牵挂与关怀。
他暗下决心,定要尽快壮大自己的力量,有朝一日助她摆脱束缚,重获自由。
不过,长宁郡主在每封信的末尾,总会严肃叮嘱刘善,切莫轻举妄动。
她提醒他,沧州是他们的根基,唯有稳固根基,方能在乱世中立于不败之地。
刘善深以为然,行事愈发谨慎,暗中布局,与康王紧密配合,稳固沧州基业。
他与李婉清携手,内外兼修,既经营生意,又联络各方势力,为未来的大业铺路。日子便在忙碌与期待中悄然流逝。
转眼间,又是数月过去。
皇太后的寿辰日渐临近,然而宫内外却笼罩在一片压抑的氛围中,仿佛暴风雨前的宁静。
与此同时,京城传出夏皇病重的消息,传闻他的身体如风中残烛,日渐衰弱,甚至连起身都需旁人搀扶。
刘善深知,若此消息属实,朝局必将动荡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