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两人很亲密了,但余焕英看着延洲落在自己身上快发烫的眼神,还是经不住害臊。“你...你先去盛粥,我饿了”
延洲勾唇浅笑,对着额头吻了一下 “好,谨遵妻训”
两人用过早餐后,延洲带着余焕英下了仙霞居。
初秋的山里,树木依然郁郁葱葱,只是枝头的叶子开始微微泛黄,山崖下的小路上,铺满了落叶,一脚踩上去,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
水潭里的水,水清澈见底,觅食的野鹤抖擞着羽翅,好不惬意。溪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
余焕英转头望向插入云端的仙霞居 ,对着延洲说道 “延洲,我们什么时候再来?”
这语气好似在问延洲,又好似自己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很快,花圃里的芍药花还等着娘子回去采” 延洲温和回答,搂在腰上的手,力道不自觉重了几分。
什么时候回来?
延洲自己也不知道,同样余焕英也不知道。
两人充满爱意的眼神里,余焕英信了延洲的话。
同样,延洲自己也信了自己说出去的这句话。
.....
两人沿着无涯峰小径,朝着西南商道而去。
西南商道是连接梁国和齐国以南的各小国商道,地处无涯峰背面,一路经过黢江河域源头,就到了箍域关。
箍域关属于齐国边陲地界,从十国割梁的消息大告天下后,许多异国的商贾百姓,都看好齐国,以往在梁国楚城经商买卖的异国人,都从箍域关迁入齐国。
所以,这几个月下来,齐国箍域关白日和夜里都是城门打开,对来往的人口几乎都不盘查。
大有一副来者不拒,多多益善的势头。
齐国皇帝还下令,给从梁国迁移过来的百姓、商贾大开方便之门。
不仅在城门口设立粥棚,还在各衙门设立专门的文书要职,主要登记这些新来的百姓、商贾需求,并逐一追踪落实。
箍域关城墙和街巷四处,更是张贴满了对这些新来人的福祉,和利他好处。
延洲和余焕英驾马赶到箍域关已经是两天后的半夜,原本以为箍域关夜里没什么人,结果离箍域关还有十里路程的官道,被火把照得通光大亮,沿路更是有当值衙役执勤。
官道上的牛马车、拖家带口的百姓更是络绎不绝。
余焕英把这一切看在眼里,这些人都是从梁国出来的,这些人里大多是异国人,他们有自由迁移的权利。
只是心中难过又像是什么东西不见了,空荡荡的,充满失落和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