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打个几十年的盹【中】

——

从“食物链定则”来看,“吃道”和“喝道”确实存在,并且可以合称“食物链道”。

人类必须要吃食,同时亦要喝水。

像野牛、野象、老虎、兔子、犬只、野鸡、野鹤等也既要在吃食的同时,去喝水。

就好像人类必须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等之间维持平衡一样,吃食与喝水同样要维持均衡,吃食太多、喝水太多和吃喝太多一样,会加重内脏的负担。

相反,如果吃食太少,五脏六腑和皮肉筋骨缺乏营养供应,会导致骨质疏松、皮肉干枯和内脏的异常变化。

而吃食的东西进入摄食者的体内后,就必须消化。

——

一方面,包括阳光、水、空气或是灵气等在内,没有任何一样东西完全适合于所有的物群进行消化。

有的物群在阳光、水、空气或是灵气等之类的东西之一的情形下,甚至也能存活。

像石头对于绝大部分的灵兽都不是易于消化的东西,但对于杜五花之类的灵禽或普通禽类而言,却是必不可少的帮助消化之物。

像绿植对于食草动物是必须的,但对于禽兽动物却并不必要,反之必然。

另一方面,即使一种物群进食了帮助消化的东西,也还是有一个化解食物、摄取营养成分和帮助排除杂质的过程。

绝大部分野兽乃至人类要通过咀嚼将食物弄进消化道,然后进入胃内进一步研磨,再然后进入小肠和大肠进行吸收,废物则分别通过直肠和肛门、以及膀胱和尿道以屎尿的形式排泄出去。

因此,绝大部分的野兽和人类都有“消化”之道。

——

当然,不同野兽或人类的“消化之道”并不相同。

与野猪一样,人类都属于杂食性的动物,但同样有毒蘑菇之类的东西,却只适合后者,而前者却可能中毒身亡。

至于人类与鸟类、鱼类、虫子等之间在消化之道上的差异,那就更大了。

消化之后的一些有毒成分,则通过肝脏处理,再然后通过肾脏等来加以排泄。

因此,绝大部分的野兽、人类、鸟类、鱼类、虫子乃至微菌等都有“拉撒”之道。

当然,不同类别的物群在“拉撒”之道上有所不同,例如野牛会反刍,兔子会吃食自己的粪便,而只有人类站起来尿尿。

至于像鸟类,它们在拉屎、排尿和产卵等方面,都只有一个排泄孔,而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类野兽则同时有三个。

但无论如何,任何生灵需要进食与排泄。

而整个的食物链定则、消化定则和排泄定则,杜布将之统称为“吃拉之道”。

对于这种看法,杜五花觉得完全准确和正确。

当然,“吃拉之道”只是各同类别的物群所要遵循的大道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