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所以孟和音才会那么着急离开,想必是早有预料。

古河想到这里的时候,牢房门再一次被打开,狱卒用沾满血的双手指了指最里面的角落。

“你,出来。”

狱卒所指之处,正是自己!

古河头顶一凉,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就已经被人揪着头发拽了出去。

没等他清醒,头顶上忽然被用力搓了搓,接着就传来低沉而可怕的声音:“烙印……你是流民?”

古河一慌,伸手遮住自己额头的刻字,可是已经来不及了,那个狱卒扬声道:“大人!这里发现了公子当时带出去的流民!”

一片寂静。

恐惧在牢房中蔓延,那种灭顶而来的血腥味几乎要将古河淹没。

他听见有人问他,声音如同修罗:“那一天,公子带你们出去之后,发生了什么?”

那一天,发生了什么?

一个翩然的白色身影在脑中浮过,古河颤抖的声音在血气中回荡:“那一日,我们被驱赶到姜国境内……火光漫天,我们逃窜中忽然听见林外传来了动静……”

古河说完之后,狱卒立刻将消息报告了上去。谁也不知道城主府里发生了什么。

北青城的百姓只知道风云突变,只能在传闻中见到的戚家城主披坚执锐带兵冲进了姜国国界,从那一刻起,北青城彻底沦为高压之地,空气都不敢在其中肆意流动。

北青城发生的异动并没有被人察觉,在祁国腹地,游人伴着时间一晃而过。

世上最好过的时间是柔润闲逸的春光,其次是日轮向北逐渐明亮起来的初夏。

宽阔平整的大道两边是正在野蛮生长的麦田,青绿色从脚下蔓延至天边,有些麦子已经结了新穗,南风一吹,便奏响细细簌簌的乐章。

平整的土地,肥沃的农田,充足的水源,这里已经是祁国腹地——定州。

孟和音悠哉游哉地躺在马车顶上,一片树叶覆在眼睛上遮去耀眼的阳光,双耳则敏锐地窃取着周围的动静,尽管此地安全,入耳的都是麦田翻涌的浪声。

兴之所至,心中开阔,孟和音忽然想起一句诗来:“溪花入夏渐稀疏,雨气如秋麦熟初。”

谁料此句一出,便收获了底下人一声吐槽。

“小姐,眼看都要进入定州城了,你怎么还有心情念酸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