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向来是趋福避祸,尤其身有官职者,更是好大喜功。只要说出一条可行的良策,上位者又怎么可能将属下的功劳如实禀报?
宁冢为自己方才的担忧感到可笑,自顾自摇了摇头,看着总兵带着点好的人马逐渐远去。
此时的县衙前,已经聚集了一群孟家沿路唤醒起来的人群。外围的人手中提灯,中间的人将收到的纸条接连举在一起,每个人的口中都振振有词。
“全城百姓求见薛大人!”
“山匪行暴,性命不保!”
“为父母官,为民除害!”
……
众人口径不一,但统一的一点是都十分期望平日里爱民如子的好县令能够站出来,为他们驱散一场又一场火灾带来的恐惧。
然而,小半刻时间过去,县衙的大门依旧紧闭,没有一点动静。
孟老爷眯了眯眼,仔细环视四周,并没有发现孟和音的身影,有些失望地叹了口气。
孟夫人知道他在看什么,也跟着看了看,得到了同样的结果,随后孟夫人的手于无声中握住了孟老爷的,两人互相靠了靠。
县衙前方的道路上人潮攘攘,然而县衙后院的房顶却十分宽阔,只有两个人悄咪咪地蹲守在上面。
“你的人已经在外面喊了一刻钟,这里面连盏灯都没有亮。”明容道。
孟和音瞥了明容一眼,这还用他告诉自己吗?自己又不是没长眼睛。
他们潜伏在房屋最高处,整个后院的情形尽收眼底,确实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可是孟和音是什么人,只要孟家将百姓聚集于此,事情已经成功一半,若是连这点时间都不能等,那做这些岂非功亏一篑?
“再等等,只要他们闹得足够大,我不信薛泾敢不出来。”
孟和音很有耐心,但门外的百姓却没有。尤其是亲眼看见火灾燃尽后连尸骨都寻不见的几户近邻,气得大骂。
“百姓有难,县令岂能袖手旁观?!”
又一刻钟过去,门内依旧没有动静,人群也变得更为嘈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