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误解解开

他找了半年工作,没有公司让他去面试。他开始迷茫了,这是怎么了?他到底怎么了?他甚至降了自己的要求去求职,很多公司说庙小,容不下。他之后索性就不急着找工作了,之前这么多年赚的钱,账户还是有几千万的,就慢慢找吧,或者找些项目自己做。

他这时候的心态和看法完全和几年前不一样了。他开始意识到意气风发不在一时,持续奋斗才是王道。在春风得意的时候要做好布局,一旦遇到日落西山的时候还可以有机会东山再起。他说现在他一定都会和身边的朋友说,保险还是要买一点,除了买那种保健康的重疾险、医疗险外。他觉得有钱就多存一点储蓄型保险,可以对冲经济周期的不确定性。

小主,

白珍还是觉得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下子就会了。过去,没有保险观念的人都在疫情后的博弈中,或多或少被教训了。

白珍回想一下,家里人以前都是和白梅一样的风格买东西。白苗买菜、蓝月买东西,都是不去计算钱的。白珍自己也是学习了投资理财之后,才开始学习记账,控制自己花钱。蓝月常说算那么清楚干嘛?累,会花钱才会赚钱。

然而这句话“会花钱才会赚钱”其实是个伪命题。会花钱要花在能带来收益的方面才能获得更多的收益,这是白珍多年后的体会。不然就陷入了消费主义的陷阱,就是让你去消费买东西,甚至提前消费的。

白珍还是很感激白梅这几年对父母的照顾的,在白珍收入下降后,这几年都主要是妹妹在给家里生活费。虽然以前很多时候是白珍给的。婚后她给的时候少一些,因为也顾及了黄忆的想法,如果给了自己家,他们家那边的老人也要给。而常常他们俩并没有给。

好在黄忆的父母自己就有退休金,他们俩老人每个月退休金加起来有一万左右,在内地可以过比较好的生活了,因此他们才会去买保险或者买保健品,有富余的钱。

白珍刚嫁过去第一年过年的时候,天气很冷,当时一个傍晚,一家人一起看电视,黄忆的妈妈说以后他们的都是黄忆他们的。黄忆妈妈还从厨房拿出一个铝饭盒,给她看,那里面是他们存的很多一分两分的零钱。她妈妈说她喜欢收集这些,现在应该市值不少了。她还告诉白珍,这个饭盒她放在厨房里。这么多年都是在厨房灶台下。

白珍从黄忆父母身上看到他们在岁月积淀后稳固的爱情和对生活乐观积极的态度。他们勤俭持家,步伐一致,家里充满笑声。这些是自己家里缺少的。黄忆父母对黄忆成长还是比较开明的。他的表弟就很羡慕。

儿时,黄忆的表弟画素描画得不错,他很想学画画。但是他的父母扼杀了他的这种艺术能力。当时他们父亲是及兄弟姐妹唯一的大学生。他在单位党委做宣传部长,老婆在单位做会计,夫妻俩善于钻营,非常现实。像这样的家庭很难会容许自己的孩子往艺术道路发展。

黄忆的舅舅教育这个表弟说,现在的社会金钱至少,没有钱什么都没有,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你学画画,能换多少钱?还不如读个中专,先出来好安排工作,趁着家里有人在位。就这样,这个表弟很听话,读了中专出来。

之后去顶了舅妈的班,不久舅妈就退休了。然而这个单位没有多久就开始员工下岗。他儿子是比较新的员工,又是男孩子,当时就被其他领导的孩子挤下来,让他下岗了。舅舅当时也已经退居二线,要退休了。这个表弟很无奈,还没工作两年,只能自己自谋职业。

之后他做过一段时间销售,感觉工资太低,不太稳定,还是在不停换工作。之后,他退休的妈妈在家开了个小杂货店,类似便利店那种。他有时候下班了还会帮忙卸货、看店。一家人就靠这个便利店的收入生活。他父母的退休金都存起来。

他的姐姐也是中专毕业,之后嫁给了一个牙科医生,随着牙医的被认可,这姐夫的收入还挺高的,很快就买房买车了。他的姐姐给婆家生了个儿子,但是她还是要给婆家操持家务。每天下班后回到家,她要做很多家务,然后等孩子哄睡后,还要忙自己的专业,她也是个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