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从走下火车,踏上哈尔滨的土地开始,萧诚就发现这里的基建做得很不错,虽然城市规模上的确不如上海,
但各种细节上可不差,绝对能算得上这个时代的现代化大城市。
原本还以为,只是哈尔滨、长春、沈阳这样的省会级大城市如此,其它地方应该要差得多。
可是,手上这份报告,却颠覆了萧诚的认知。
仁科半太郎向本土工厂下的订单数量,萧诚是很清楚的,在他口中得知,东条英机已经下令优先生产基地所需的元件。
即便如此,那些订单总量,也不如手上这份满洲国境内工厂的产能。
这么大的工业产能,甚至超过了日本本土!
是只有电子元器件工厂才这样吗?
萧诚觉得不大可能!
那么,如今这个萧诚仅仅从后世的历史课本中了解过的伪满洲国,工业产能完全不输日本本土,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看来,到达哈尔滨之后,接触到的那些日本高官,口口声声说帝国是将满洲国当成本土一样建设,并不是一句空话!
可是,在萧诚所知的历史上,新中国建立之后,东北的工业基础虽然比内地好一点,但也有限,绝对不可能有现在这样夸张的产能。
真要有这样的工业基础的话,建国初期怎么可能如此困难?
这是怎么回事?!
苏联人!
萧诚突然想到,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表投降诏书之后,现在的伪满洲国,和南方那些日占区不同,并不是直接向中国政府投降的。
苏联于8月8日对日宣战,迅速出兵东北,连战连捷。
关东军节节败退,在得知日本已经正式投降之后,于8月19日向苏联人投降。
苏联人仅仅用了11天时间,就摘了桃子,夺取了整个伪满洲国!
对,就是摘桃子!
在抗战期间,苏联人和日本人是签订了苏日互不侵犯条约的!
甚至公开承认了伪满洲国,并保证尊重伪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