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海默然半晌,涩声道:“可是如今经书不在咱们手上。”
柳文策道:“这是真事,可朝廷未必会信,必会怀疑咱们藏奸,不肯献书,那就糟了。如今之际,只有暂且稳住那个朝廷使者,缓上两天,容咱们仔细思索一个妥善主意。”
钱海道:“只好如此了。可是我看那位陈公公一副急着要走的架势,恐怕未必留得住他啊。”
柳文策笑道:“帮主,我看不见得。若真是立等回复的急命,那陈琦绝不敢稍有耽误,又怎有闲心在前厅饮茶呢?而且帮主不知内情,这圣旨的名目极多,如今陈琦所传的,乃是最不正规的一种,叫做‘口宣’,乃是皇帝口传,由翰林学士抄录,并未经过朝廷中枢加盖大印,所以效力十分有限。”
钱海“哦”了一声,问道:“你怎么这样清楚?”
柳文策脸一红,道:“属下年轻时也考过官,只是名落孙山罢了。”
钱海点点头,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而是道:“既然如此,就麻烦柳长老去应付那个陈琦,想办法拖上两天,然后咱们再商量出一个好的办法来。你赶紧去,我在书房等你回信!”
柳文策应道:“是。”便匆匆去找陈琦了。
钱海前往书房静等,大约过了半个时辰,柳文策终于回来,却是面色奇怪,似有欣慰,似有为难。
钱海忙问:“柳长老,陈琦怎么说?”
柳文策道:“陈琦答应在总舵内住上几日,稍缓献书一事。”
钱海大松一口气,道:“那很好啊。”他看见柳文策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便问道:“怎么?还有何事?”
柳文策叹道:“可这是有条件的。陈琦说需要我们再献上一本仙人真经。”
钱海刚想说“哪有什么仙人真经?”忽然灵光一闪,叫道:“莫非是《九阴真经》?”
“就是《九阴真经》。”柳文策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