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我怎么听说,他这工程队可没有多少人参加,村里人挺多都在犹豫着,觉着这干淘工更好一些。”
“嗨,你这消息可是落伍了,早八百年前的事情了。现在咱们村里可是有不少的人报名了呢。”
“嗯,还有这事儿呢。”
“可不是吗,你想啊,这干淘工才能干多久,这矿顶多也就一两年的事情。可是这工程队不一样啊,只要是能接着活,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只要是还干得动,那就一直能见着钱儿。”
“我觉着这些都是其次,最主要的是人赵明玉说了,等到这工程队走上正规了,到时候给每个人都分点儿股份,就跟这矿的情形一样,可以分到红利的。”
村人们从这两次的分红里,已经看到了这个入股形式的香,一提到参加工程队到最后也能按这个形式走,那当然是都感兴趣了。
赵明玉就是凭着这个把队伍给拉了起来,原定的五十人数还多了几个。这件事从头至尾都是他一个人在张罗,别人谁都没有插手。就连前半段受挫,也是自已在试着解决。
想词儿游说村人们同意,想的头都快要秃了。也是努力了好长时间,一直不怎么有效果,临时休息那么会儿工夫,脑子里灵光一闪,矿藏开采之初集资入股的场面就在眼前,这可是最好的前车之鉴,完全可以仿借。
几乎是下一秒,赵明玉就冲出家门,把想到的这个结果组织成了一套说词,重新把这件事说了一遍。
效果是立竿见影,都没有隔上半个小时,就开始有人找过来,说明想加入工程队的意思。
一天都没用上,剩下这三十人就集齐了,额外还多了几个。
工程队的成立,对于村子来说,那就是一件好事。即增加了就业率,又能添了经济收入,无形中还助了团结凝聚力。十分有利于村子的发展向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样的大好事,自然得到了全村的大力支持。雇人盖房,只是这支持过程中的那一小部分,实在不值当一提。
独立完成这么大件事的赵明玉,对自已的表现那是相当的满意,可还都没来得及庆祝,赵文多就给了他适时的提醒:“既然想要做大,那就把一切正规化。”
现在的这些人那根本就是没有这方面的认识,不能说所有工程队都如此,十之八九是这样,随便拉起几十个人组成个小团体,能把活干上就行,其他的没去想也觉着没有必要。
在没有赵文多的提醒之前,赵明玉也是这样认为,惯性思给带来的结果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轻易改变得了的。她这一说,倒叫他想到了几个村子联合找上门夺矿的时候,赵文多拿出来的那纸证明,如果不是提前办好了这些个手续,哪能一击即中,震住了对方那么多的人。
正如赵文多说的,要正规的来。
既然成立了工程队,那就把相关的手续证书啥的一并都给办了,有了这份证明,走到哪里都腰杆子硬,谁想为难也不带惧怕的,这样倒是挺好。
很快他就知道了,这么做是多么的明智的一件事,给他省去了好些个麻烦,少走了不少的弯路。
镇街改建的消息在几日后,公家就放出了正式的通告。并且言明,但凡有资质的工程队伍都可以承接相应规模的工程。
看似挺简单的一个条件,却是难住了许多人。有那干了多少年的队伍,就愣是没想着去办张证,在这个条件之下傻眼了。
凑热打铁,赵明玉在公家放出消息的第二天,就找上了专项负责人。推开办公室,和对方一照面儿,就愣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