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当以丹心照汗青

这时,华在却走上台来,对着众人拱手行礼。“此次比赛赵国和夏国选手确实才华横溢,但吾以为各国文化交流才是目的,不应有过多争斗。所以,本王建议最后的决赛就没必要进行了。愿此后各国选手加强联系,互相学习,共同繁荣我们汉族文化。”

众人一愣,随即鼓起掌来,现在华在发明的鼓掌礼已经在三国上流社会流行开来。

但这使得华昊心中更加愤懑,他站起身,看着台上的华在,“本太子出一上联,不知华王爷能否应对呀。”

“哦,既然是太子亲自出题,自然由本王答题。”华在瞅了太子一眼。

华昊眼中满是挑衅:“他国作客,纵有诗文惊四座,难忘根本属华邦。”

这上联看似夸赞,实则暗藏讥讽,提醒华在不要忘了自己人质的身份。

华在微微一笑,目光直视太子,毫不示弱,朗声对道:“故土萦怀,虽经磨难磨千志,当以丹心照汗青。”

言罢,全场沸腾。这下联不仅对仗工整,更是展现出华在的拳拳爱国之心与坚韧不拔之志。

看着一脸失望的太子,华在说:“来而不往非礼也。现在轮到本王出上联,请太子出下联。我的上联是:山河改色非春意,盼有贤能,顺民心可挽狂澜于既倒。”

上联描绘出国家局势动荡、山河变色,全然没了往日生机,满是忧患,百姓渴盼贤能之士出现,因为只有顺应民心之人,才能在危急关头拯救国家。

华昊哪懂对联?支支吾吾半天,也对不出下联。

“本太子一时没想好。恐怕你自己也对不出下联吧。”华昊只好找借口。

“这上联确实是本王一时起意,下联当然有,不一定最好而已。你听着:社稷倾颓起暗潮,祈逢明主,凝众志能扶大厦之将倾。”

“社稷倾颓” 对应 “山河改色”,描绘国家危局。“祈逢明主” 和 “盼有贤能” 一样,表达对贤君的渴望。“凝众志” 与 “顺民心” 结构一致,“扶大厦之将倾” 与 “挽狂澜于既倒” 表意相近,展现挽救危局的决心。

当众人还在回味华在王爷出的对联时,只见黄雪琴带领一群孩子走了进来,然后华在挥手让他们走上台来。

孩子们在黄雪琴的指挥下,很快排好队伍,然后齐声诵读: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

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