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钓鱼,就不能在鱼钩上放大白菜。您想让观众进电影院,就要拿出让观众心动的元素。我看了几篇《夏洛特的烦恼》的宣传片,拍的和小品一样,挺好玩,但看小品,用得着去电影院吗?开心麻花的确是个非常有才华的喜剧组合,可至少现在,他们没把我拽到电影院的号召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好东西,未必能卖出好价钱,要会包装。从广告人的角度看,《夏洛特的烦恼》的卖点挖掘和宣传推广非常差。
那位编剧其实深谙宣传之道,实话实说, 关注他有一段时间了,可连他写过什么都不知道。之所以关注他,仅仅因为他的形象。这厮五短胖身材,獐眉鼠目,眼前架着副冬烘帐房的黑圆大眼镜,唇上蓄着两撇伤风破财的老鼠胡须,出现在公众场合,总喜欢披麻袋片似的敞怀批件脏兮兮的对襟大褂。这副娄阿鼠的形象,虽然让人看了恨不得踹他一脚,可辨识度十足。他又喜欢掺和各种电影的推介会,说些插科打诨的俏皮话,虽然那些电影和他没半毛钱关系。一来二去,就混了个眼熟。
生旦净末丑,各有各的赚钱之道。在编剧界,有邹静之、芦苇这样靠作品说话的正牌老生,周晓枫、王丽萍这样的新锐青衣,可也有一些谁也不知道写过什么,但就是因为各种啼笑皆非的原因,让人记住了的奇葩丑角儿。
这年头,混碗饭吃不容易,甭管什么原因,让人记住了,就是本事,就有机会。总之,这位给自己起了个鸟名字的娄阿鼠编剧,算是混出来了,虽然没什么作品。
他靠着偏门混出来了,可偏偏要求别人的电影要靠故事、靠诚意来吸引观众。有点滑稽。
张艺谋曾说,他是种萝卜的,张伟平是卖萝卜的。因为找了个不靠谱的卖萝卜的,张艺谋这个种萝卜的,走了不少弯路,差点害的自己晚节不保。
不知道那位鸟名编剧是自动请缨还是受人之托,来卖《夏洛特的烦恼》这根萝卜,但很明显,他的卖法全不得要领,很不称职。
搞笑的是,他一百多个字的微博,明是夸《夏洛特的烦恼》,可把《港囧》最大的卖点,就是这部的明星阵容,一个一个都详详细细写了出来。
不知道是他是真蠢,还是两面收钱。
总之,这种猪队友,还是别去招惹了。
等雨停,看《港囧》去。
曾关注过一位影评人的微博,文字很漂亮,常推荐一些时鲜的电影。可奇怪的是,他推荐的电影参差不齐,开始以为他口味杂,什么都喜欢。后来渐渐感觉他评得有些货不对版,说的是天上人间,进电影院一看,却是断壁残垣。
后来他在微博中透露,很多言不由衷的影评都是应圈内朋友之托写的,他还坦言,或多或少都收了人家三五吊铜钱。也不知是良心发现,还是怕鼓吹烂电影太多,砸了自己的牌子。他曾半真半假的写过,要是我在影评里轻描淡写,说这部电影挺好的,不错,大家空了可以看看,一般是真的。要是言语夸张,什么十年难见的好电影,吐血推荐,就是收了钱的软文。
大陆人脸皮薄,收钱写影评还羞羞答答的,生怕坏了名声。香港人没那么多顾忌,他们把做事做人分得很清楚,写作不过是做事而已,收钱写稿,天经地义。老才子蔡阑,家学渊源,文学、电影、美食,涉猎广泛,均有不俗的造诣。他经常在自己的专栏推荐一些据他说亲自尝过感觉不错的酒家。很多人慕名而去,却大呼上当。有人为此事质问过他,老头嘿嘿一笑,并不多言。
等到真要把专栏结集出版了,那些个应酬文字自然就消失无影踪。
蔡老先生如今经常组织一些吃喝玩乐团,叫上一帮有钱有闲的人组团去世界各地旅游,住的酒店、用餐的饭店,旅游的项目,全由他一手包办。他也在自己的专栏里提到过,可他的专栏只谈吃喝,从不说玩乐。
那他到底叫人家玩什么呢,所有人都讳莫如深。
总之很爽就是了,不然你以为一帮大老爷们跑到泰国,就为一碗冬阴功?
我们可能被洗脑了,一谈起文人,就是先天下忧而忧,就是修齐治平,其实老一代的文人更会玩,李渔、袁枚,琴棋书画诗酒花,一直到票戏,畜妓,花样比现代人多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