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
蔡邕一个人坐在花园凉亭之中,尽管身边百花绽放,但那孤寂的身影,略显几分萧条。
良久,蔡邕将杯中酒洒在了地上,泪水不自觉的流下来。
“文举,不曾想当日一别,竟是再难相见。”
当听到孔融被黄巾贼寇刺杀身亡,蔡邕直接昏死过去,待醒来时,便将自己一个人藏在了这花园凉亭之中。
想当年,黄巾未乱,天下尚且安定,自己与孔融、卢植、郑玄等人常常聚在一起,“坐上客恒满,樽中酒不空”,何等的潇洒!
如今自己被囚禁在这长安城中,卢植因反对董卓被罢官而隐居上谷,郑玄隐于徐州,虽然不如以前恣意,却也还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不曾想,文举竟遭此厄难。
“文举,你一路走好,我一定会查出你真正的死因……”
蔡邕再次将杯中酒洒于地上,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返回自己的书房。
不远处,藏在墙后的两个身影见蔡邕离开,这才现身。
“姐姐,阿爹他……”
“无妨,世叔身遭不测,阿爹不过是一时难以接受。来日,你我多多劝诫阿爹,切莫让阿爹因哀毁得疾。”
“嗯,那我先去熬些汤,过会儿给阿爹送去。”
“贞姬果然长大了……走吧,姐姐和你一起去……”
……
冀州
“主公,孔文举之死过于蹊跷。如若按照炳元所说,袁家传信让其围困北海,是为了给袁绍出兵青州创造机会,只怕此事与袁家脱不了干系。
如若攸没有猜错的话,刺杀孔文举的刺客,是袁家之人故意栽赃陷害。颜良既已经将刺客灭口,恐怕此时北海已经被袁绍掌控了。”
荀攸想了想管亥所说的话,轻易便猜出了孔融之死的因由。
韩馥点了点头,心中也是有些疑惑,袁绍竟然能够如此果决?这不符合他的人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