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南洲眼角微微放大了些许,按照盛康宁所说,凌家几百年下来只有几个人的体质适合这种炼体,那就是说,康宁的体质也是百里挑一了。
楚南洲满是欣喜的笑着对盛康宁说:
“你先自己参研呼吸吐纳的方法,等我回来,咱们可以一起练!”
盛康宁笑眯眯的点头。
楚南洲突然就有了一种紧迫感,总觉得自己还得抓紧时间练,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带着康宁一起。
楚南洲小时候,爷爷给他找了一个习武的师父,是一名武僧。
叫孙大安。
虽说跟着这位武僧习武的时间不长,只有短短的三年时间,但楚南洲清楚的记得,孙大安说他根骨奇佳,是练武的好苗子。
只可惜,楚南洲跟他习武的时间太短。
他要回学校上课读书,考学,最后进了部队。
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楚南洲跟孙大安的关系亲如父子,一直都有联系,只要他回京城,都会去拜望。
楚南洲想好了,等这次从西南边境回来,就带着康宁一起去拜望师父孙大安。
像玄医真经里面的这种内功心法,或许只有真正习武多年的人才懂。
到时候让师父指点一二,应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到了白川林场。
一行人径直去了段东城的家。
林场跟农场差不多,有场部,食堂,仓库,一直往西走,才是林场职工和下乡知青的住处。
这边盖房子随山就势,一排房子大概住了有七八户人家。
段家在林场的最西头。
林场的房子,大多是自建的,条件艰苦,没有砖瓦,都是就地取材,唯一的好处是这里有木料。
采伐余下的那些剩料,被集中起来,一层一层的垒起来,再用茅草裹上黄泥,塞到木头缝隙里面,全都塞结实了,里外还得抹上掺了草屑的黄泥。
没有瓦,房顶用的是那种大块的椴树皮铺上的,上面盖茅草编成的草垫子,茅草上面再压上长木杆,防止刮大风的时候,把茅草刮走。
自建的房子都不高,进门的时候得弯腰。
盛康宁有经验,所以进门的时候,下意识的弯腰,徐红梅不知道啊,差点就撞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