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我既浩然

不仅仅如此,在京都城何处,乃至各郡,都在通过特殊的手段听李青山讲课!

“浩然,白也,白为善色,故浩然其一代表善!”

李青山以浩然引出“善”,然后开始讲这点,其中提到了自己学生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人生而本善,犹浩然之白,因教化与环境不同,故变的不同。”

李青山这句说的很妙,他借助三字经讲了善,带了浩然,更关键的是提到了教育的重要性。

就在此时,有位大儒出声提问:“敢问李师,不教之人,成了恶者当如何?”

李青山道:

“知恶行恶为恶,不知行恶为蠢,恶者当惩,蠢人可教向善!”

那老儒对着李青山一拜,很显然认同了这个说法。

李青山继续讲课,听的人越来越多,包括各方大儒,无数官员,甚至当今陛下也带着皇子公主们认真听着。

下午的时候,讲课便成为了问答,也成为了论道。

那些不解的,那些不认同的人都会在这个时候提出来。

“此事无对立,有的只是学问,诸位尽管开口。”

李青山气度不凡,他不怕任何人的提问,也不怕任何人的刁难。

若是对方说的有道理,他便点头认可,若是别人挑出他的一点小瑕疵,他也虚心接受。

当今陛下望着李青山,不由振奋道:

“这就是我大玹国的教化之师!”

只是好景不长,世人知道李青山是教化之师,也没有忘了他有一个邪修门生。

隋家乃至别有用心的人,自然不可能让这件事就这样过去。

此时。

有人大声质问:

“敢问李师,你名满天下,德高望重,可为何收了一个邪修门生!”

李青山望着那个一脸愤慨的年轻人没有说话,本来他有说辞,足以让天下人不再针对自己的门生。

不过,如今已经不需要这样了。

李青山突然看向裴娘子酒肆,就在此时,许泽的声音响起:

“这个问题,我想应该由我许平安回答。”

许泽的声音一出现,便让人群沸腾,各种议论声不断。

人们看见一个年轻的和尚出现,一步一步的走向浩然楼。

“他…他是许平安?”

“是邪修许平安,不过,怎么出家当和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