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泽坐下,随后与李青山碰了杯。
他怀疑这老头不简单,想先混个脸熟,日后去京都,指不定哪天能用上。
“李老何时去京都?”
“再等等吧,云淮的热闹,老夫还没看够。”
许泽心里一突,这老头莫不是知晓邪修的事了?
许泽故意问道:“上巳节都过了,还有什么热闹可看?”
李青山笑着转移了话题:
“许公子若是无事,可否听老夫多说几句?”
“李老请说。”
李青山端起酒杯,缓缓说道:
“天下修儒之辈,在老夫心中分三种。
一为“庙堂儒”,此类读书人,大多数在朝为官。
二为“求道儒”,此类读书人,一心修行,只求长生。
三为“正儒”,此类读书人,一辈子都在钻研圣贤书。”
许泽轻轻点头,心里却有些好奇老人家说这些的用意。
李青山接着说道:
“三者之中,庙堂儒最是复杂,里面什么人都有,好的,坏的,不好不坏的。求道的,求学问的,都能看见。”
许泽想了想说道:
“修行也好,求学问也罢,都无法彻底摆脱世俗,晚辈觉得,庙堂儒不过是时代所迫罢了。”
李青山点点头,叹气道:
“读书人懂的道理多,最守规矩,也最不守规矩。往往一念之差,能让他人,也能让自己,都万劫不复。
许公子将来修儒,还望能善人善己,做事前,先问心。”
许泽拱手道:
“晚辈铭记于心。”
就在此时。
酒肆进了一位客人,是位身穿道袍的女子。
她戴头冠,背长剑,径直走到柜台买了一壶酒。
酒儿把酒拿给对方后,只见那道姑把酒倒进了剑鞘之中。
许泽微微一愣。
“她在养特殊的剑意,以酒喂养,倒也罕见。”李青山说了句。
许泽见那道姑朝着这边行了一个道家手礼,随后离开了酒肆。
许泽好奇问道:
“李老认识?”
李青山点头道:
“上清观的映心圣女,老夫曾在京都城见过几面。”
许泽心里啧了声,圣女来云淮,明显是来找漂亮师姐麻烦的。就是不知,到底是圣女厉害,还是妖女更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