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上次还把暗鸦肚子喂的鼓鼓的,不过以她的性子,早晚待不住。”
“是啊,以前在家也没一天能待住,这跑那跑,不是结交江湖朋友,就是去哪劫富济贫。成日说要去当墨家的侠客去行侠仗义,如今闷在那地方修炼,肯定烦死了。”
“不是乱跑,又怎会获得传承。当初,她三月不归家,一回就带来了玄月珠,随意丢在一旁,说是在湖边洗脚捡到的。呵,那天可是把我惊的不轻。”
“谁说不是呢,三妹的性子,很难想象大月泽传承会选择她,一想到某一天三妹骑马上阵杀敌,总感觉很…说不上来了。”
两姐妹说着说着便到了热闹的时候,正午一到,在煌煌大日的见证下,每个郡的读书人都会把自己的姓名写在纸上,然后丢进落云湖畔中。
此时的湖畔已经被儒修用了手段影响,与天地有了联系。
丢尽的姓名会有怎样的修为它都会一清二楚。
上巳节争文运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各地儒修比修为。
在这个环节,除了前几名与最后几名,各地方的差距不会太大。
在落云湖畔有一块巨大的石碑,随着越来越多的读书把自己的姓名丢进湖畔,石碑上便呈现出各郡的名字。
“云淮郡,第五十二名。”
这个修为上的名词和往年没太大的差距,毕竟修行这种事,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很多人一年两年也不见得提升多少。
主持落云湖畔这边上巳节的人是云淮本地的老儒,并不是儒司的人。
儒司的人几乎都在,而正副司先前只露了一面,便不知所踪。
此时。
云淮儒司正司陈德旺与副司徐志盛正在某个山顶,望着落云湖畔交谈着:
“不出所料,第一还是浩乡郡。”
“毕竟是出过圣人的地方,底蕴不是他郡可比。”
“今年,我们最大的对手可能是青蓝郡了。”
“青蓝郡的张家想跻身传儒之家,已经准备了几代人,今年定会大显身手,不过,青蓝郡往年名次不高,即便有张家,想登榜,也很难。”
“是啊,这可不是一家之事,但他张家想跻身传儒之家,青蓝郡不登榜,便没那份气运给他们。”
“陈老头,交个底,你老小子心里云淮这次能进多少?”
“志在登榜。”
徐老儒摇了摇头道:“难,难,难,即便那许泽能惊艳四座,可也只能在最后环节上取得优势,怕是不够。”
陈老儒笑道:
“也要相信我们云淮的读书人,青蓝郡积累的数年,云淮何尝不是,旗鼓相当,差的就是变数。”
徐老儒点头道:
“前前后后,就数这诗词文章环节变数最大,也是最容易表达出文气的方式,往往得分最多。”
“希望那许泽能给我们惊喜。”
“唉,老夫要求不高,他能在写一首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就够了。”
陈老儒啧道:
“这还不高?”
徐老儒哈哈大笑起来,的确…不低,很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