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等了5分钟,只见它们自动去秆脱壳,谷壳和玉米秆等这些自动化作肥料又回归到土地上。然后自动分类,一堆堆的放在一边的空地上了。
“哇额,好神奇~这样真的省时省力,又能重复利用不浪费。”
农作物:大米2000斤,高粱米1000斤,小麦2000斤,玉米2000斤,土豆2000斤,红薯2000斤,棉花100斤,菜油籽100斤,花生100斤。
邓馥茵看到一个个数字,顿时就傻眼了。一直种下去这怕要吃到天荒地老了,就算拿出去卖,也要有个出处,要不然分分钟被人抓去审查了。
不对,不能按照现代人的思维,小二跟她说,帮助之人肯定是来自平行时空六七十年代的,那个年代物资匮乏,粮食为重中之重。而且样样受限制,买东西还要用票。还有时局动荡,土地改革,三年灾荒,十年革命,还有各种天灾人祸,,,这一系列的事件都会要人命的。
空间里的流速是现实的5倍,就拿小麦来说,一般生育期是250天左右,所以最起码要50天才能收割一次。大米生育期是150天左右,最快也是需要30天。
按照六七十年代来说,人们都是靠主食的,没啥油水。现在大概有1万多斤粮食,万一来个天灾,广大劳动农民一年的劳动都会白费的。
现在还不知道具体情况,首先能做的还是先储存粮食,最起码保证不会饿死。衣食住行一样都不能缺,其中粮食需求量是最大的,也不能完全依赖超市。
空间是可以保鲜的,单单有主食还不够,还要种一些蔬菜,还要去农副产品市场看看,还要买些麻袋回来,这粮食一堆堆的放着拿出来也不方便。
商城里的物资都是固定的,用完就没了,所以只能做个备用。
最主要的还是资金问题,她看了看自己能用的钱,只有1万多,还有负债50w。
杯水车薪,这点钱买啥都不够啦。
算了,今天忙碌了一天真的太累了,脑子真是不够用。
明天还是先做个清单,预估一下需要多少钱,然后再想办法吧。
还要找一些六七十年代的信息,越早了解情况越好,不打无准备的仗。
世界时空的另一边,花国,1966年一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