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俞骁询问,要不要经停港城,与港圈导演们碰面的事情。
元初一思考过后,点头:“见面三分情,我明白。总不能等《姐姐》拍完,我才和港圈接触。那样也……太直白。”
她接着皱眉问:“……至于和卫导,需要讲和什么吗?我们又没什么实质矛盾。”
在卫导的立场,做对自己有利益的决定,无可厚非。
动手的人,又不是卫易理。
西德国际电影节,他作为评委主席,元初一相信,在支持华夏电影的立场上,对方肯定是做到了有力出力。
俞骁转动老板椅,“如果是以前,你只是演员,他们不会这么真诚邀请。这群人,可一向等着别人主动结交他们。可你现在转型,要做制片人,要做导演,港圈一向务实……”
俞骁客观描述:“你能投钱,开项目随时能个人加钱兜底。一如《问道》拍摄超支,你能当场填钱进来。”
“和你一起做项目,一不担心项目流产,二不担心拿不到放映许可证,最后嘛……还不担心在内地的排片量。”
他似骄傲,又似遗憾:“你的票房号召力……电影有你参演,就是院线排片的保证。如今的港城电影,得依靠和内地合作,才能赚钱啊。”
曾经的东方好莱坞,到底落寞了,今时不同往日。
元初一苦笑:“这算什么?内地媒体对我的转型,基本一面倒的唱衰。个别媒体甚至猜测,如果我到时候搞失败,我哥又会做什么骚操作。”
俞骁眼光深邃:“初一,你要承认一件事,你太年轻了。华夏演员在你这个年龄,达到你的成就,已经突破普通人的想象。他们不是唱衰,他们只是……”
元初一耸耸肩,接话:“我知道。他们只是以为我年少轻狂,刻板老印象嘛。港圈接受得倒是快。”
俞骁解释:“和历史有关。内地的电影,是八大国营制片厂开始,是一群科班人员用公家的钱拍片。他们认为这是专业人干的专业事,不像港城,港城认为有钱就能成事。”
“《恰同学少年》的导演李云婷,哪怕她拍电视剧呢,可拍出内地大火的电视剧。在港圈,如今名声正旺。”
“现在港圈没落,李云婷这种,整个港圈上到从业人员,下到普通民众,都与有荣焉。”
“她是港圈电影导演陈道兴的侄女,没少回去吹嘘你好合作。外加你转行做制片的贴钱行为,老实说,港城那帮导演心动,实属正常。”
元初一面容复杂,“好吧,我和晏昭从港城出发。”
俞骁欣慰,接不接触港圈,他其实并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