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到了,公司放假,袁梁回老家了。唐汉平的老兵饭店就在路边,袁梁就转悠过去,孟巧珍倒了杯茶,袁梁喝着,和择着菜的唐汉平聊天。
唐汉平问道:“你看见徐有才了吗?”袁梁喝口茶:“没看见,他不是在云南吗?”唐汉平叹口气:“别提了,回来一个多月了,不干了。”
唐汉平说,李盈盈去了云南一次,说徐有才在云南有个家,不让他在那里干,徐有才又找不到其它干活的地方,没法回来,李盈盈就逼着他还借的亲戚的钱,说他有钱还贷款,有钱在外面养女人,就有钱还亲戚的钱,天天打电话逼他还钱,说那个云南女人生的最小的孩子就是徐有才的,反正什么话难听就说什么。云南的活也不好干,徐有才一直在那里硬撑着,不舍得吃不舍得穿,瘦了十几斤。被媳妇逼成这样,在云南实在干不下去了,再干就把命搭在那里了。听到临海市港口开发,有工程可以做,就移师临海市。来到临海市,工程还是不好干,离家近了,反而李盈盈去的方便了,找到他就和他闹,徐有才心力交瘁,只有把车转卖了。辛辛苦苦干了几年,把车卖掉,还完贷款,自己的本钱赔完不说,反而还欠了几万元的账。徐有才回到家里,暂时也找不到工作,就没有收入,李盈盈天天和他吵,没办法,两个人吵着吵着就离婚了,两个孩子一人一个,男孩归李盈盈,女孩归徐有才,就那楼上两间旧楼房给了李盈盈,徐有才背着几万元的外债净身出户了。”
袁梁吃了一惊,差点跳起来:“没有收入,还有徐静怎么办,他住在哪里?”孟巧珍插嘴道:“徐有才的父母看不下去,把徐静揽过去了,徐有才自己就住在第二排平房老梁的房子里,老梁回老家了又住不着。太可惜了,没有一点收入,没有一点精气神,穿着一件破夹克,转到我们这里我就问他吃过饭了吗,他就说吃过了,我端给他一碗面,都是狼吞虎咽地吃,连口汤不剩。”袁梁叹息着:“我不知道,他没有给我打电话。”唐汉平说:“你还不了解他,他也是个爱面子的人,他就是要饭也不会给你说。好的时候嘻嘻哈哈,出手大方,你来我往,绝对够朋友,不好的时候就自己受着,能给谁说。”孟巧珍说:“老唐听说汪恒善去当保安了,就给汪恒善打电话,看看那里还缺保安不,就想着让徐有才也去,不管怎么样,总要有个吃饭的地方。汪恒善说,那边暂时不需要保安了,你说这可怎么办呀?”唐汉平说:“唉,不只是徐有才一个,当初一千多名员工下岗,像他这样的太多了,馒头咸菜都吃不上。”袁梁说:“怎么也想不到会这样,我打他的手机,让他出来一下。”唐汉平说:“你还是别打他手机了,已经欠费停机了,他天天躺在床上睡觉,还用什么手机呀?”
袁梁起身告辞,骑上摩托车走了,很快就来到一机厂家属院第二排平房。这排房子已经差不多有四十年的房龄了,是家属院最老的房子,房基挂着白白的碱花,青砖也已经老旧,门窗早已经失去原来的刷漆,颜色斑驳、破烂不堪。
袁梁顺着门前的小路向前走,锁着门的就不要管了,没有锁门的就挨个敲,第一家开门的是一个老婆婆,第二家敲门时屋内有微弱的回应声:“门没有关,找谁啊?”袁梁大声喊着:“我是袁梁,找你。”屋内有窸窣声,袁梁推门进去。
就一间房子,北面的窗户为了挡风已经被严严实实封住,只有门口的光线可以照进屋内,屋顶是直接摆的苇把,到处耷拉着,屋内的墙壁到处黑乎乎的,一张床,一个小桌,一个电炉子,两只碗放在桌子上,几件衣服胡乱地放在一个纸箱子里。袁梁再看看,没有看见一点吃的,只看见一颗青菜、一个油壶、一瓶酱油、一袋盐。
徐有才从床上起身,拉拉破旧的被子,让袁梁坐下:“你怎么回来了,我借的老梁的房子住。”袁梁说:“我找你呢,走一起出去吃饭,到唐汉平的饭店去。”徐有才趿拉着鞋说:“不去了,懒得动。”袁梁走到门口说:“走吧,我刚才给唐汉平说好了地锅鸡。我先去了,你随后去。”
袁梁不待他搭话,骑上摩托车走了,来到饭店赶快给唐汉平说炖上地锅鸡,又给杜文艺、解利民打电话,让他们也过来。开着出租车的解利民最先到了,下来车叫着:“我一看是袁总的电话,我就在旁边,就马上过来了,老唐,有什么好吃的。”
没有多久,杜文艺也来了,果然鸟枪换炮,杜文艺开上了双排座崭新的长城皮卡。袁梁出来,杜文艺喊着:“袁总,啥时候回来的,你看看我的皮卡,办齐有十万了,我这车既能拉人,又能载货,不错吧。”袁梁围着他的车转了一圈:“还是杜总有实力,那帮业务员还是干不过你。”杜文艺问道:“那还用说,你来了说声啊,我请客,怎么让你请。”唐汉平过来说:“一会徐有才过来。”杜文艺点了点头说:“我原来让他跟着我干,他不去,偏偏自己买车,这怎么说呢,就是一个好面子的人。你看他那个样子,瘦了十几斤,没有一点精气神,我也不敢要他了,他到我那里什么也干不了。袁总,你和他的关系大家都知道,你看看怎么办吧,要让他吃上饭啊。”袁梁说:“我在外面打工,我谁也顾不上啊。”杜文艺叹了口气:“上个月,我开着车到云塘镇大古村去拉货,我远远看见有一个人拉着地排车,在村子里走着吆喝着卖豆腐,我看着那个人像是电气车间的的老仇,我就喊着老仇老仇,老仇转过来看着我,他明明看见是我了,他没有搭理我,拉着地排车就走,走得飞快。唉,曾经的技术能手、先进工作者沦落到了去乡下卖豆腐,看见熟人落荒而逃,我的心哇凉哇凉的,这是我们原来朝夕相处的同事啊,我们那时候在一起多快活,只要我到电气车间找他,老仇从来都是没有二话。”解利民大咧咧地坐着说:“他是拉着豆腐卖,脸上挂不住,他跑了,他拉的豆腐也不是自己磨的。他要是拉着一车黄金,还不直接向你撞过来。”杜文艺摇了摇头,叹息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唐汉平问解利民:“你家杨甜甜夏天卖凉皮很火,天天很忙,现在干什么呢?”解利民说:“还是在集市头上,现在卖烤红薯呢,还别说,比我这开出租车挣的多。”唐汉平说:“和我一样,也是干餐饮业,民以食为天。我给你建议,你也摆个烤红薯摊,你们两口子就在集上一人把一头,不比你这天天跑来跑去的好。”解利民说:“我堂堂的大老爷们,卖烤红薯,面子上挂不住啊。”唐汉平说:“你就是个下岗的,你什么也不是,你还有什么面子,只要吃上饭就有面子。汪恒善还是你们采购处的处长呢,他都去干保安了,他都不要面子了?”
袁梁听着他俩的谈话,心中一动,汪恒善干保安,徐有才也可以干呀。他想起了曾经介绍李少萍到上海鸿润大厦的物业公司干保洁,不知道是不是还能介绍徐有才去干保安。
袁梁想着,打开手机联系人目录,寻找着上海鸿润大厦物业公司林经理的电话。翠河天地虽然也有物业公司已经入驻,但袁梁不想惹不必要的麻烦。还好,袁梁找到了物业公司林经理的电话。
袁梁走出饭店,打电话给林经理:“你好,林经理,我是上海GYMN的袁梁。”林经理回到:“你好,袁经理,你们走了以后也不来了,我还想你们呢,你们的楼盘卖得很火。袁经理,你肯定有事找我吧?”袁梁开门见山,问他物业公司还需要保安不,并把徐有才的情况介绍给他。
林经理一听,说话很爽快:“哎呀,你的朋友啊,没有问题,随时可以过来上班。你知道我们这里招聘要求的,我们这里一直在招聘,物业公司嘛工资不高,人员进进出出也正常。你这朋友的条件完全可以,越战老兵、党员,肯定觉悟高,在工厂里面干过,对规章制度多熟悉呀,这样条件的你多推荐几个。你们那边的人,老实能干,个子高,品行好,随时欢迎来。”袁梁说:“我现在就在老家,回上海的时候我就带着他,可以吗?”林经理回答着:“可以,可以,我派人给他收拾住的地方,你也知道我们这里的情况,不要嫌我们这里条件差哦。”袁梁挂上电话,心里想着,不管徐有才愿不愿意去,先给林经理说定了再说。
袁梁回到饭店,见徐有才慢悠悠地走了过来,不得不说,徐有才还是军人出身,出门的时候,看来刮了胡子梳了头,一双半旧的皮鞋也擦了。袁梁招呼徐有才进来,四个人坐了一个小桌,唐汉平还在做着地锅鸡。唐汉平说,他家的是川味地锅鸡,他改良过的。
地锅鸡上来了,几个人聊着喝着,还是老样子,恍惚间袁梁似乎又回到了一机厂的时光,但看看萎靡的徐有才,袁梁知道再也回不去了。
每个人都问着别人说着自己,袁梁说道:“我在上海一家房地产公司打工,还算是可以吧,工资不高,但还算工作清闲。我和那里的物业公司很熟,他们让我从咱这边招几个保安保洁过去,我也曾经介绍过咱这边的人去干保安保洁,我也只能介绍干这个活了。这个工作累是累不着,比在工厂里清闲多了,但工资少,安徽人在那里干的最多。工资少也有工资少的说法,管吃管住,吃不好但能吃得饱,几个人住一个房间也算可以。这次我来的时候,和物业公司林经理聊天,他那里这段时间急缺保洁保安,谁愿意去的话,我可以给他引荐。”袁梁说着,给杜文艺使个眼色。
杜文艺当然明白:“管吃管住,这就很好啦,工资虽然少,但发多少就可以存多少,那边保安的工资,肯定还是比我们这里在工厂干活工资高,汪恒善还去干保安了呢,还不如去上海跟着你去。”解利民说:“你问问多少工资,合适我就去。”孟巧珍在旁边择着菜,插嘴道:“你就别跟着起哄了,你还要帮着杨甜甜出摊收摊呢,我家表哥现在没活干,我问问他去不。”
杜文艺推推一直沉默不语的徐有才:“你去,这还有什么说的,跟着袁总走上海,肯定差不了,管吃管住,工资发多少剩多少,你当过兵,你去干保安正合适。”徐有才看看袁梁,愣了很久,说道:“管吃管住?那行,我去。”说着,低下了头。袁梁立马接住:“好,没问题,我九号回上海,你跟着我去上海。嫂子,你给你表哥说一下,去的话就一起去。”孟巧珍利索地回道:“我一会就给他打电话。”
袁梁对徐有才说:“他们物业公司,差不多是军事化管理,都是外地人,吃住都在一起,你被褥也不要带,只带着换洗衣裳就行。九号跟着我去上海,我来的时候,他们还给我要人呢,等会我再给林经理落实一下,绝对没有问题的,他那里急缺人,我让他先给你安排好住的地方。”
杜文艺、解利民都开车,几个人也就没有喝酒,就聊着天。吃过饭,杜文艺、解利民就开车走了。袁梁站起来也要走,再次安排着徐有才九号跟着他一起去上海。
袁梁走出房间,回头看去,徐有才趴在桌子上,肩膀微微颤动着。曾经的越战老兵,经历过战火的洗礼,面对外辱面对强敌敢于亮剑、不惧生死,如今却倒在了时代大潮的冲击下。
几年来,袁梁每每听闻下岗人的别样生活,都不能平静,想着老仇拉着地排车落荒而逃的狼狈,看着徐有才傻乎乎的模样,忍不住又是感叹。
汪恒善、徐有才,也曾再次挺立胸膛,也曾忍辱负重,也曾砥砺前行,他们不怕吃苦不怕流汗,他们奋力冲击着挣扎着,但却又再次倒下。无论是汪恒善、徐有才、老仇,还是杜文艺、唐汉平、解利民,他们曾经是国家的脊梁,,他们曾经是工人阶级中的一员,他们曾经是那样的意气风发,现在,他们就是时代的缩影,他们就是现实的真实写照,他们是千千万万下岗职工中的普通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