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变法循环

苏轼呆愣地看着四周的一切,没有任何的变化,说道:“我记得刚刚还在西湖那边,然后发了大水,我们就回来了...肯定是王介甫干的好事!”

蒋秋岚理性分析:“我觉得,我们现在是在一个幻境里面,而且是困在一个循环里。”

苏轼叹了口气,还沉浸在对王安石的批判中:“这王介甫啊,执着于变法,我在杭州任知州的时候,正好也是他主张施行新法的第二年,我们被困幻境肯定和他脱不了关系!”

蒋秋岚听到“王安石变法”,心脏忽然“咯噔”一下,书本中的历史知识化作文字,浮现在她的眼前。

北宋因为重文轻武,官员都是文官,士大夫阶层更是家财万贯,建了不少宅子,成了园林。

临安,开封这些地方手工业发展,加上北宋开国皇帝本来就经过商,所以都于商业管理很开放,许多富商放高利贷,每逢灾年,就抬高各类生活用品的物价。

如此情况,北宋百姓苦不堪言,自己种的粮,都上缴给了国家,到了灾年,连吃的都没有。

王安石虽出生于书香门第,但家中离农村不远,他亲眼看到过农民的窘况,看到过北宋兵力弱,被外敌打得节节败退。便更加明确自己的人生理想,那便是变法。

可变法还是因为过于急进,得罪了太多大官的利益,最终落得一个失败的下场。

蒋秋岚走到窗边,望着杭州城里的亭台楼阁,感叹道:“繁华背后,终是心酸啊......”

苏轼:“这里既然是幻境,那我们看见的王介甫,是真还是假呢?”

蒋秋岚拉起苏轼的手,就往船堤走去:“亲自去问他就好了,我觉得他肯定知道不少关于这个幻境的真相。”

春日处处有芳草,唯独在西北边的村庄,一片荒芜,几间茅草做的房屋立在农田边。

王安石提着衣摆,走到河岸边,手里握着令牌。

众百姓站成一排,手里握着各类工具,整齐地望着王安石。

“辛苦你们了,”王安石作揖,对众百姓表谢意,随后直起身子,手指着湖岸:“我们行募役法,就是要一切不负徭役者出钱,地主,富商,官员也不例外,你们修筑完以后,你们的劳动,会获得相应的金钱,现在,我们就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