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在历史人物面前评价历史人物

“后世对于始皇帝的评价,充满了争议,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说始皇帝焚书坑儒,严刑峻法,民不聊生,是实打实的暴君,”蒋秋岚话锋一转:“但是,现在也有新的说法,现在的考古机构挖出了秦简,发现秦代的历法并没有那么严苛,还有就是焚书坑儒,也存在争议。”

嬴政面不改色,语气淡漠:“大秦建立以来,便不乏文士口诛笔伐,世人恨我,言我一人灭了六国,苦了百姓,我已然习惯。”

蒋秋岚反驳了嬴政的言语:“但如此看是不符合唯物史观的,如果把秦国灭亡全部归于始皇和秦二世,那未免狭隘了。”

“秋岚何言?”嬴政眼神中带着兴致。

“秦国的建立,是源于战争。简而言之,秦国的财力物力,都来源于大规模的征战,六国一统,采用了过于先进的制度,将六国诸侯士人之力收归于中央,君主一人操控百万大权,财力的来源,便只能够对外征伐,大兴土木,自然不平衡......”蒋秋岚边解释,边指着金字塔:“这大概就是生产关系过分先进了,生产力还未到相应阶段。”

“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来评价大秦。”嬴政脸上少了一分严肃,看向蒋秋岚的双眼里,多了欣赏的光芒。

“好了,我们继续讲后面的历史吧.....”蒋秋岚说道。

蒋秋岚讲到了唐宋的历史,四位诗人则显得激动,尤其是李白,一把夺过了张寂华手中的历史书,看起了史书上后人对自己的评价。

“诗仙,啊,充满豪放.....”李白小声念着书本上的字:“这文字未免冰冷了些,要是我写,定然写诗文若谪仙之人,酒醉而可作诗......”

蒋秋岚无语:“这样未免不太符合历史语言啊.....”

杜甫也看起了历史书,陷入深思:“嗯,这‘诗史’的评价倒是妥当,后人可以从我的诗中了解百姓之苦,我已知足了。”

“我也要看,我也要看!”苏轼激动地抢过历史书:“这里都是写我书文的功绩,怎没写我在美食文化的贡献呢?”

“这可是讲正经文化啊喂!”蒋秋岚无力吐槽。

李清照凑到苏轼旁边,发现页面下方赫然写着自己的名字:“‘千古第一女词人’,这‘千古’还是不错的,不过,在词人之前,不必加个‘女’字,显得多余了。”

“好了好了,我们结束唐宋历史了,接下来要讲元朝了!”蒋秋岚拍了拍手,示意众人安静。

“先把历史书还我啊,各位。”张寂华坐在原地,手伸向苏轼处,抓走他手中的书本。

蒋秋岚接着讲到元朝的历史,说到元朝横跨欧亚大陆,甚至连黑海都成了内湖,铁木真便骄傲地挺起了自己的胸膛,承接着众人羡慕惊讶的目光。

“论华夏版图,无人可比我大元更广阔!”铁木真拍着胸膛,自豪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