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历史课,开讲

“华夏的祖先居然这么早的吗.....”苏轼囔囔道,小声讨论道:“我们那时,都是说三皇五帝。”

蒋秋岚立即摆了摆手:“哎呀,那早就过去了,现在咱们都是通过考古来考证历史的,况且我们现在奉行的是唯物史观。”

“何为伪物?”嬴政狭长的眼睛望着蒋秋岚。

张寂华抢答道:“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啊哈,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蒋秋岚点了点头,说罢就在白板上画了一个三角形,中间画了一条线以分割。

“这是什么,粽子吗?”苏轼说道。

李清照开启吐槽模式:“也就是你能把这看成粽子了。”

“把社会想象成一个金字塔,所有的人,都在这上端,而我们社会的发展,都是被生产工具,也就是类似铁犁牛耕,陶器,等等这类方便我们生产生活用具的工具决定的,若是没有生产工具,我们估计还在森林里面饿肚子,被野猪野牛追着跑呢!”蒋秋岚在金字塔底端写了“生产力”三个大字。

“金樽斗酒十千,犁田几刻,轻嗅花香,梦回西洲去,更袍欲作仙......啊,我这白话文水平也不错。”李白开始吟诗。

“太白,秋岚说的是生产工具,可不是装酒的金樽啊。”杜甫摇了摇微醺的李白。

李白饶有兴致地点了点头:“听,听,继续!”

蒋秋岚微微一笑,继续在金字塔底部写了个“生产关系”:“但是,如果只有生产工具可不行,一开始,这世上并没有高低贵贱,因为人类要谋生,只得一起对抗野兽,男子负责狩猎,女子负责采摘,后来,人类发展壮大,食物等等就有了剩余,这些剩余慢慢归于强者,便有了贫富贵贱,农耕的发展,女子体弱于男子,地位也开始下降了。再到之后,部落之后发生战争,战败方的人,便被收为奴隶。”

“这世界定要有百姓受苦,分出高低贵贱,若是如此,原始社会不更好些?”杜甫那双眸中填满了忧郁。

“哎,这就不对了,”蒋秋岚摆了摆手:“原始社会的平等,是为了共同御敌,为了保命,或者说保存人类这一生命,才不得不平等地发挥每个人的力量,往后资源有了剩余,便总会属于强者,便有了贫富贵贱。”

“那么生产关系具体指什么?”花木兰坐得格外端正。

“简而言之,就是规定生产的法度,比如秦国商鞅时废除了井田制,再比如始皇帝一统六国后,行郡县,主要就是如何分配人和生产工具,这是决定生产工具可否发挥出其最大功效的最大因素。”蒋秋岚说道。

“姐姐,你以后可以去做历史老师了。”张寂华夸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