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生命存在的意义

经过这么多天的探索,战也发现了一些眉目,只是这些事情虽然隐蔽,但是也没有“驭”说的血腥味啊,上次战的舰队搜索到的紫金,自己留下了一半,剩下的一半送到了生命科学院,战发现生命科学院的库存少了一半。

多方查询之后,战发现这些少的另外一半送到了九十九号基地,对于九十九号基地,战还是有一些了解的,毕竟联盟最重要的基因进化项目,造神计划,就是在那里进行的,曾经有人预测,如果人脑全部开发完毕,进入十核时代,蓝星人将获得永生,多么美好的预测啊。

永生,自古以来,无数掌权者热衷于追求的东西,从那个伟大的男人“炎”,开启了二核时代,让蓝星人嫁接了象龟的基因,寿命得到了大大的延长,蓝星人的寿命得到了几倍的延长,可是人心就是这样不容易满足,当几百年的光阴过了一半的时候,你又会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了。

而几百年的光阴对于蓝星诞生生命到今天的四十五亿年来算,实在是太短了,这些年从各个星球文明带回来的物种,大部分都让拿来进行这项造神计划的研究了,科学家们也在追求这种完美的生物形态,还别说,经过一万多年的研究,还真有点成果了。

在这么多年的探索中,蓝星人发现一般生活在深海里的生物寿命会长一点,因为这里物质丰富,相对来说外来的竞争比较少,也没有那么频繁的自然灾害,在一个初级文明星球上的极深海域,蓝星人发现了两种生物,那个星球的土着叫灯塔水母,科学家们发现这种水母有两种状态,可以来回的切换,这样的切换让它实现了多次重复逆转生命周期,因此它这种状态只要不被其他鱼类或者天敌吃掉,就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永生,个头太小是它永生道路上的主要障碍。

另外一种生物是生活在淡水中介于海蜇和珊瑚之间的生物水螅,这些无脊椎动物主要由干细胞组成,而干细胞可以通过复制或克隆不断再生,这就赋予水螅超强的再生能力。

小主,

只需身体的一小段,几天内就能再生长出整个身体。生命科学院的专家发现,水螅不会出现衰老迹象,尽管如此,由于捕食者和疾病等威胁,使得它无法在自然条件下永远生存,但如果没有这些外部威胁,它们可能会永远不死。

生命科学院在蓝星人和其他物种中已经证实,称为细胞端粒的染色体末端,长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缩短,这是不可逆的变老标志。

而灯塔水母的基因组中存在一些变异,可能使它们更擅长复制和修复DNA。它们似乎也更擅长维护端粒。

这是灯塔水母研究的最新成果,可能给人类研究抗击衰老的一个新方向。只是这种研究牵扯到的东西太过复杂,更别提运用到蓝星人身上了,而水螅的研究是更复杂的一个方向,毕竟这些生物跟人类的构造相差太多,想要有所突破更是难上加难,所以生命科学院把目光瞄准了寿命在四千年以上的黑角珊瑚上面。

这种珊瑚看起来像五颜六色的水下岩石和植物,但实际上它们由无脊椎动物珊瑚虫的外骨骼组合而成,这些珊瑚虫会不断繁殖,并创造一个基因完全相同的副本来取代自己,随着时间的推移,珊瑚外骨骼结构变得越来越大。

所以生命科学院研究的方向就是复制一个跟实验对象完全相同的基因副本,然后把蓝星人的意志和思维转移到这个新的基因副本上,实现蓝星人个体的涅盘重生,设想很完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