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收徒一事,原先并非陆九渊本意,是山长在耳边唠叨。

看着贺宣干活麻利,问问题也是言之有物,这几日,陆九渊纠结了一阵,是否要再收一徒。

毕竟自己收的大徒弟,当初伤自己最深。

要是收了贺宣,会不会重蹈覆辙。

贺宣并不知道陆先生心中的疑虑,还是有空就往陆先生的屋子里跑。

看着陆先生对自己的态度越来越亲近,却迟迟不肯戳破那层窗户纸,有些奇怪。

想着要不要自己主动些,开口拜师。

回去的时候,贺宣想着跟三哥商量一下,京城这边拜师是怎么个规矩,有没有特别的要求。

可是,休沐这日,往常谢端都会来椿树胡同,这日却没个动静。

贺宣心急,就让小竹去国公府问问谢恒他们。

“公子,今日谢公子来不了了,谢恒说云阳郡主的孩子满月,国公府人都去参加了。”

小竹回来说道。

贺宣不清楚云阳郡主的喜事,算算日子,自己去年进京时,云阳郡主已经怀孕,这会儿确实该满月了。

贺宣倒也没有想着送份礼物去,毕竟只有一面之缘,要不是三哥的关系,人家郡主哪里知道自己长什么样。

说到底,不是一个层次的。

既然三哥无法过来,就跟傅晶旁敲侧击一下吧。

自己这些日子老是往陆先生处去,瞒是瞒不住的,三人都有感觉,不过没有明说罢了。

贺宣乐的装糊涂,毕竟自己那么主动,最后还是没拜师成功,不就尴尬了。

尘埃未定之前,还是别吹牛皮了。

这么一拖,就到了夏收,庄子里的麦子都成熟了,赵林和杨管事都来询问收割一事。

贺宣没啥经验,让赵林全权负责,跟去年一样就行。

书院里,夏收也是有假期的,比端午节还多两日,一共放五日。

还布置了文章,让学子们体会劳作的辛苦,丰收的喜悦,写一篇时文。

贺宣收拾好自己的行李,打算回庄子住几天,一来监督夏收,二来琢磨琢磨,为何陆先生迟迟没有答应收自己为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贺宣都主动了一个多月,要不是陆先生态度良好,有问就答,还以为自己会错意了。

难道是考验,在衡量自己拜师的决心?

贺宣不知道的是,陆九渊其实有些动摇。

有个合眼缘的学生,三不五时关心,隔几日就送点心,自己指点的时候,也是专心聆听,还是很不错的。

加上山长时不时吹个耳旁风,陆先生这颗心就越往贺宣这边偏。

不过自己上回看走眼的事情,得了这么大一个教训,这回收徒,陆九渊还是想跟家人商量一下。

妻子跟幼子幼女一起上京,眼看着快到了。

等田假过后,可以让夫人见见贺宣,要是觉得不错,这事就这么定了。

不知情的贺宣正坐着牛车回庄子,想着今年卖羊毛挣钱后,一定要先买辆马车,路上的时间就能省下许多。

庄子里夏收的事情,赵林已经安排的差不多了,拿不定主意的,老杨也能安排好,不需要贺宣操心。

牛车到了庄子里,贺宣下车走走,坐了一路,腿麻屁股痛。

庄子里已经开始收割,镰刀咯吱咯吱拉断秸秆,空气中有股青草气息。

农人们戴着斗笠,满身大汗的在烈日下劳作。

贺宣看着这副丰收图,心里酸涩,从古至今,靠种地积累财富都是最为辛苦和艰难的。

可又是这帮勤勤恳恳的农人,维持社会体系的运转,是整个社会体系中最为坚实的一环。

自己能做些什么呢?

让种地变得不那么辛苦,工业革命嘛!

研究下蒸汽机的原理,可是自己这点水平,知道热能转化成动能,具体怎么转化,就摊手了。

还是实际点,看看家里的羊毛收了多少,算算今年冬日里能挣多少钱。

东跨院完全被收来的羊毛淹没,屋子里堆得满满当当,都是还没清理出来的原毛。

清理出来的,晒干后放到三进屋子里去了。

还好今年收来的羊毛都是经过一道清洗的初筛,不然这么多堆在一起,味道确实不太好闻。

贺宣呆了一会儿就被熏出去,站在院子里,才能大口大口的喘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