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宣听小竹这么说,自然没意见。
卖野菜的收入,自己啥都不干,还能白的一半。
这几日,鸡圈下的蛋更多了,吃不完也拿来卖,这块就单独记账。
贺宣做主,把鸡蛋这些利润,给余有粮一成,于五郎也另有提成。
想让马儿跑得快,就得给喂好料。
贺宣这两三年都没精力做更多的营生,家里的生意顾及不到,让他们自己试试也不错。
家里这些事情处理好,贺宣想去街上逛逛。
在书院呆了十来日,总想去热闹的地方走走。
贺宣带着贺青到了街上,看着稀稀拉拉的摊位,没啥想买的。
干脆去做几身衣裳,里衣裤子这些有人做,外袍还是买来的好看些,专业裁缝做的衣裳花样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贺宣在山上一两日换一身,要是常常换洗还真要多做几身。
不是贺宣不会洗衣裳,虽然吧,确实做得少,但不洗衣裳的主要原因是斋舍里没那么多晒衣裳的位置。
三进住的学子将近百个,就算一半会洗衣裳,院子里那点地方都摆不下了。
这时候没有晾衣架,衣裳都是摊开在绳子上晾晒,占地大。
而且为了不影响学子进出,斋长是不允许学子在院子里晾晒。
只能绕道去丙字房后面的一片地方晒。
很多学子嫌麻烦,也不想争这点地方,就都拿回家洗,哪里多是常住书院的外地学子用的。
所以,真不是自己偷懒。
贺宣挑挑选选定制了几身,做好了贺青来取货。
沿着街走了一圈,正打算往回的时候,闻到一阵香气。
是点心的味道。
都到这里了,还是买点回去尝尝。
铺子里的糕点做的还算不错,不过品种比较少,没有挑选的余地,贺宣买了一大包桃酥回去,这东西能放上几日,正好晚上饿了吃。
贺青拿了包好的桃酥,两人就从另一个街道往回走。
遇到挑担的货郎,这货郎背篓里卖的是果子,正是当季的枇杷和桑椹。
贺宣看着就觉得口齿生津,想尝尝味道。
桑椹紫的发黑,不过皮太薄,开始流水了,要是放上一晚,肯定不能吃了。
枇杷倒是还好。
“你这果子怎么卖的?”
“公子,我这枇杷可好了,酸酸甜甜的,老人孩子都喜欢,价钱也不贵,您要是全买了,还能便宜些...”
卖果子的货郎也知道这个时辰了,要是这些果子今日卖不出去,就只能带回家给孩子甜甜嘴。
价钱报的还算实惠,贺宣也就没还价,直接把枇杷都包了,桑椹算是半卖半送,最后取了个整数都给贺宣了。
货郎用几张荷叶把枇杷包起来,桑椹就只能用荷叶捧回去,这东西不能受力,一包就全化水了。
反正家离这条街不远,也就捧着吧。
两人回到宅子里,贺宣上前开门,还探进去看看,谢端来了没有。
往日休沐的时候,三哥差不多这个时辰就到了。
这次却没有看到外面的马匹,应该是没来。
回到宅子,小竹小秋一个个都出来帮忙,拿东西。
买了不少零嘴,贺宣一时半会儿也吃不完,就让小竹分一分,大家伙儿都尝尝味道。
因为果子这些不好放,宅子里的众人分了,桃酥留一半送去庄子里。
贺宣回到正堂,喝了茶,小秋就把洗好的枇杷端上来,桑椹挑拣了一遍枝叶,放在盘子里。
现在天色还亮着,外面有些热,贺宣想着要是在院子里移栽颗大树,夏日里就能美美的乘凉。
把小竹叫来嘱咐一番,要是庄子里有合适的植物,看能不能移来,不过最好别招虫鸟。
不然在下面躲凉快,就有鸟儿往自己头上拉屎。
小竹应下,打算回去跟杨管事商量,实在没有,去买一颗也成。
主要是住了这些日子,发现京城好像比盘溪村更热些,往年明明这个时节还没这么难熬。
都是端午才换的草席,今年提前几日就换了。
城里的宅子方便是方便,但是热啊,村里到处是花花草草,哪里都能躲阴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