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婶现在在贺家做饭,回家吃饭,虽然知道家里的情况,心里的落差还是有些大,不过余叔余婶做人有原则,即使喜欢,贺宣没有开口,就不会做小动作。
这次贺宣送的红烧肉,吃的余家人满嘴流油。
八月中秋,贺宣去老宅那边送了节礼,嫡母在,贺宣年节都要去送礼。
贺族长,三爷爷,还有于里长这边都送了些枣子。
回到家,余婶已经做好了饭菜,今日就早些回家,这是一个团圆的日子。
家里的月饼是县城买的,一个薄薄脸盆大小的面饼,闻着有些麦子香气,等吃了晚饭。
贺宣和小竹把桌子搬到院子里,准备赏月,今晚有些乌云,时不时飘过,月亮含羞带怯的藏在后面,把月饼切一切,想吃就拿一块。
油炸和红烧也窝在桌子边上,回味今天的饭菜,今天用汤汁拌了剩饭给两宠吃,平常两只是吃白薯或者玉米面的,家里要是做鸡或者猪肉的时候就能改善伙食。
两人分吃了月饼,贺宣给小竹讲了诗经·陈风·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
舒懮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
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这首诗是形容月亮出来了,诗人怀念自己的爱人感觉,小竹对诗经无感,贺宣念着没意思,念完之后,看着月亮实在不肯出来,就回去睡觉了。
作坊这边,三爷爷已经在安排先生产铜钱碳,大家去年冬天用过之后,一致说好,族里富裕的人家,今年在作坊做工,决定要是今年有余钱,就不去砍柴了,在作坊做工买铜钱碳多好。
夏日里碳一两日就能晒干,放到木棚这边,木棚满了,还多做了些,用席子之类遮挡住。
地里的玉米有些成熟了,不过不能采摘,玉米还嫩生着,贺宣怀念嫩玉米的香甜,跟余婶说自己想吃,能不能去余家地里摘一点。
“公子,这玉米还没成熟,你要想吃,家里有玉米粒。”贺家的玉米粒也是去年的粮食。
“余婶,我想吃现在地里嫩生的玉米。”在贺宣看来,玉米是一种菜,嫩生的时候最好吃,直接煮也好,还是加糖做玉米烙也好,都是贺宣爱的,但是碎玉米粒蒸饭不是。
余婶不解,地里的粮食都没成熟怎么能吃呢?要是家里孩子敢提出这种要求,一顿胖揍免不了,可惜贺宣是主家,胳膊拗不过大腿,还是掰了四个玉米给贺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余婶心疼啊,这玉米再长长,还能重不少,这时候吃了算怎么回事呢?
中午,贺宣就吃玉米,四个玉米扒皮,放在锅里蒸,下面蒸点米饭,再简单炒个鸡子。
玉米蒸熟之后,有一股清甜香气,余婶吸着鼻子,还挺好闻,转念一想,哎呀!再好闻也不能糟蹋粮食。
贺宣中午啃了两个玉米,小竹吃了一个,觉得味道不错,看贺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