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告诉你们,我们这里能比其他地方好上不少,也是沾了林大人的光。”
说到这里,他还长叹一口气道:“只怪我这胎没投得好,我要是大同县的农民,我就更有福咯!”
“不过,知足者常乐,我也总比其他地方的农民好过了。”
这名朔州老乡话音一落,二人也只是对视一眼,就再次达成了他们之间的默契。
稍微年轻的亲军护卫,再次开口问道:“你这老乡挺奇怪的,怎么能是沾了其他地方官的光呢?”
“你们朔州城的地方官,就没一点用处?”
“我可听说了,你们朔州城的通判李元生李大人,就是一位出了名的大清官,就没人见过他穿新衣服!”
这名朔州老乡一听这话,当即就面露极为明显的嫌弃之色。
“我呸!”
“李元生就是一个表面功夫做得好,实际上却贪得无厌的人。”
可他刚话音一落,紧接着就又面露欣慰之色。
“不过,那是以前的李元生。”
“自从他拜了大同县知县林昊林大人的码头之后,就变了一个人。”
“现在的李元生,虽然依旧表面清廉,但却不再贪得无厌,甚至还可以说是‘贪财为民’。”
“如果是以前,他这在外面一副清官样的作风,就叫做‘做表面功夫’!”
“可是现在,却可以说是‘他在给皇帝面子’!”
“毕竟我们的皇帝老子需要的,就是他这一脸的清官样!”
“......”
他们二人觉得问得差不多之后,就告别了老乡,继续暗查走访。
经过些许时日的暗查走访,他们发现事实还真就如这名老乡所说。
大同县周边的地方官,大多以前都是百姓唾骂的贪官。
可他们自从拜了林昊的码头,成为林昊实际上的‘下官’之后,就变成了‘贪财为民’的好官。
百姓们只要一提到他们,也和这名朔州老乡一样,先是唾弃他们的过去,紧接着就欣慰的他们的现在。
当然了,最主要还是感谢让这些贪官变好的林昊林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