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甚独 华发半生 2223 字 26天前

顾毗说完,长庚也道:“这也是第七年东莱侯府赔钱的主要原因。”

“什么叫算是补上了?三百万钱不够造船?”萦芯继续追问顾毗。

“钱该是够的,可是造船的龙骨等大木却得从南晋购买……可是南晋一直没有答应。”

闻言,萦芯又转头问长庚:“那这第七年东莱侯通过海贸售出的货物量,与前几年相比,有不同么?”

她随口一问,不想给长庚问呆了。

他嘴里念念有词的叨咕了片刻,甚至忘了还有一众‘旁听生’,转身在那木板上描画起来。

萦芯走近几步,发现他在又起了几个坐标轴画起了折线图,抿嘴一笑,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与全德悄悄说:“师兄,你看他悟性高吧?”

全德瞥了小师妹一眼,“他记性也强于你百倍。”

“嘻嘻。”萦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我不靠记性吃饭啊。”

国森离得最近,听全了师兄妹二人的对话,急不可耐的扭扭身子,对下首的中年人道:“教我们看账本有什么用?”

心有所思的中年人视线一直在长庚身上,只低声回道:“至多一两个时辰,也耽搁不了什么大事。且听着就是了。”

幸而长庚算得快,萦芯半盏温茶下肚后,他突然回身高声道:“夫人!东莱侯府其他货物都与往年持平,只有调珍酱在连年上涨。倒是鲜味盐的进货量在连年降低,到去年已经比第一年的时候还少三成了!”

长庚话音一落,萦芯咣当一声摔下茶盏,怒声问:“是不是从东莱侯府减少鲜味盐进货量开始,石蜜的进货价连年上涨了?”

眼见着定侯夫人又给长庚问呆了,一众跟不上她思路的高级探员们面面相觑,又低声议论起来。

“你知道石蜜什么价格么?”

“我家可吃不起……”

“这都是家中女眷算的账,我哪里会问……”

“涨了不少吧,这两年广固的甜糕坊关了一家又一家,就是石蜜又贵又难买到……”

“回夫人,是涨了许多。东莱侯府去年的账目上,石蜜的进货价已经是第一年的七倍了。”面色呆滞的长庚说完,座下众人的嗡嗡声更是压不住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么贵的石蜜,光进价就涨了七倍?”

“这谁能吃得起?”

“等等,你们到底谁知道鲜味盐跟石蜜是什么关系啊?为什么定侯夫人这么问啊?”

……

“嘘……安静。”中年人偷偷指了指正面色沉沉的咬着拇指指甲的定侯夫人,主动维持了“课堂纪律”。

就是萦芯自己也没想到,在这节课堂上,她还没教明白一个学生,先发现东莱侯府偷了自己鲜味盐方子的端倪!

呆坐片刻,萦芯面色不愉的往凭几上一靠,压着隐怒缓缓道:“海菜、盐、石蜜,就是鲜味盐的三大主料。

其中海菜因用量越来越大,已经有沿海渔民们在数年前就发现了养殖的办法。这法子我听说也是东莱郡那边弄出来的,至于到底年产多少谁也弄不清楚。

盐,东莱郡靠海自己就能生产,只有石蜜必须靠从南晋收购。

诚然,随着费县盐坊产量的节节攀升,石蜜的收购量也要节节攀升,可是到底南晋那边涨了多少,都是掌控大吴石蜜来路的东莱侯府说的算。

如果……如果他只是两头吃,那么应该不至于丧心病狂到涨了七倍!石蜜毕竟是奢侈的消耗品,不吃也不会死。他卖得太贵只会减少费县盐坊以外的收购方,何如继续大量从费县盐坊进货再高价销售呢?

哪怕鲜味盐的单价在往下掉,只要保持像第四、第五年的出货量,船队不出事儿每年最少还有四百万钱进账啊!

所以,一定是东莱侯府偷了或者琢磨明白了鲜味盐的方子,自己也在暗中大量制造,才会致使石蜜价格疯涨……我认为正是有了这个暗中替他生钱的盐坊,他才不在乎明面儿上的账目连年亏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