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钊虽然是一国之帝,但是平庸的面容让萦芯真是一丁点儿幻想的余地都没有。
这事儿出宫之前,全塘是先跟陛下提了一嘴的,看着师兄妹二人如出一辙的互相嫌弃,不由失笑。
全德听不得自己的父亲和师妹谈论这些,起身一礼就要走。
还是萦芯尔康手拦住他:“师兄别走,咱们这就换话题。”生怕儒教道德先锋跑了,全塘会继续肆无忌惮的跟她谈论婚事。
叹口气坐回原位,全德已经决定《史记》、《易经》什么的都放放,明日开始,先给师妹讲《女诫》和《列女传》!
“既如此,陛下愿收徒儿作义妹,封为费县县君,徒儿可愿?”得了小徒弟脱口而出的选夫标准,全塘总算能解释她为顾氏的种种,笑得有些感慨。
先定侯福厚命薄啊……
“异姓县君啊……也是每年六百石的食邑么?”萦芯倒吸一口凉气,果然功大莫过从龙啊!
“自然。”全塘点头。
如果李氏祖上建立的成汉国国祚延续至今,且皇位一直顺遂更替,以萦芯嫡出分支远辈的血脉,得一个实封县君的封诰也是到顶了。
更何况,孙钊是给她封到娘家了。
以后不管萦芯是在广固久居还是回费县终老,大吴少府最少得出资给她单独开一座县君府!每年年节和寿时更是得有符合她县君身份的封赏赐下!
这还只是财产上的收益,地位上呢?
这么说吧:
回费县,不谦逊点她可以坐在除了南亭侯以外任何人的上首。这个任何人,包括但不限于:南亭侯世子、每一任费县城守、孔氏分支的宗长、李清、李藿……
小主,
在广固,倘她再参加东莱侯府那样的宴会,与世子妃坐对席就是她谦逊到头了。
至于未来婚配时,更是得由宗正府出人给她张罗!平时出行可以简便,送嫁的必须得是县君全副仪仗!
陛下唯一义妹,阖大吴唯一异姓县君,以后再有功劳还可以升郡君!
多风光啊!
全氏父子以为她会立刻答应,不想萦芯只是感叹了这么一句就摆摆手婉拒了:“算了吧。费县丁点儿大,缴税的平庶也少。供养县衙、南亭侯已经很累了,就别给他们肩头上加担子了。”
全德不得不提醒她:“县君食邑并非县里额外收取。”
“那又怎么样呢?我并不需要那些食邑,我钱够花了。”
萦芯来广固,只钱就带了三千金。虽然已经花了一千多,可这一年范生“兢兢业业”的顶着三国战乱的压力给李氏又赚了四百金。至于自家阳山村那个生钱的匠人村更是没少往李氏划拉钱。这些钱,名义上三分之一是她的,可她如果全要拿走,李清和李藿不会也无法拦着。
所以她说这话底气足得很。
“那徒儿想要什么呢?”全塘心道:果然徒儿至今仍然不想暴露自身在人前,幸好陛下下旨的时候,我拦了一把先回来问问。
萦芯早有考量,“御使大夫昨夜不是没了么?师父不如兼了吧。”
全塘虽然人人尊称全录公,政治权位好像也不低,实际上却只是孙钊的首席秘书。录尚书事一职本该是九卿以上有实务的大臣兼任,不然根本就没有晋升空间。
她让全塘兼任尚书台下御史台的一把手御使大夫,就是为了过段时间全塘升职为九卿之一时,可以提前堵住朝中悠悠之口。
“你这是打着让为师给顾侯占位置的主意啊。”全塘很快明白小徒弟还有为顾氏拿好处的意思。
萦芯狂点头:“肉么,都烂在自己人的锅里就行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