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么一瞬间,陛下觉得,用国柱去平并州的天怒,是值得的。
随便在并州的奏疏上勾画几句,孙瑾把它扔到看完的一摞里,低声吩咐大长秋:“取秘匣来。”
他说的秘匣里面装的,乃是他去年就开始写的遗诏。
与其他皇帝的“贪生怕死”不同,孙瑾信了佛教后,对能更自由的“来世”有了一定的向往。
自孙瑾下生,在先帝众多的皇子中艰难求活,勾心斗角了近三十年,才终成一帝!
可是,成了帝王,他的人生反而更不自由了!
孙瑾每每环顾四周,目之所及,所有人都看似恭谨的匍匐在他脚下,仰头巴望着他!他擎着装满皇权的两手,竭力稳着身形,在一众世家的空隙里,踮着脚,战战兢兢的往前走……偶尔踉跄一晃,手里的细沙似的权利就要漏出一分!
每逢此时,原本好像磐石一样为他铺路的世家们,就会像突然见到饵食的饿殍,此起彼伏的扑咬上来!
孙瑾为帝二十五年,一直致力于维持让吴地世家权位强于五洲世家,根基却又弱于五洲世家的平衡。由此,才能让两大派互相对立,无法威胁孙氏皇权。
可是,陛下也会累,皇帝当久了也会腻烦。
孙瑾好羡慕那些中层的世家郎君,成日里,只需忙时宴饮斗富、闲时吟风弄月……
于是,陛下日日礼佛时,求的都是来世转生成个世家嫡出幼子,既能享受人生,又不用承担许多责任!
好在他尚未放弃今生的“职守”,觉得太子不如他当年德才兼备,不过是胜在足够听话。
所以,孙瑾早早立下遗诏,把他崩后,一些对吴国大方向有益处的事项一一列下,让太子照章办事。
大长秋小心翼翼的取来秘匣打开,孙瑾亲手取出遗诏,仔细通读一遍,把因为顾氏不再得用而变得不合时宜的几条去掉或者更改得更加严密。
改完,孙瑾想着,顾氏一门忠心可嘉,不如赐顾荣父子二人陪葬帝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