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算应同艺高人胆大,不然迷了路,这队人真就一个也回不来了。
他们勉强在“晒书节”前回了县里,一队十七个壮男子,包括甘松在内,病倒十二个,可见路上如何艰难!
因为不知道病因,萦芯只能把他们都安置在老宅做隔离,一日三餐好吃好喝的送过去。
早几日跟着麦芽回来的脱木也住了进去,十二个时辰的看着。
好在多是缺水暑热造成的,过了两三日基本就是都好了,只一个乱吃野果的依旧病恹恹。
应同小心眼儿多,非得等自己和书童全好了,这才带着舆图去了李府。
萦芯两眼蚊香,看不明白他画的乱七八糟的图纸,只得道:“应郎君大才,这图画得真是复杂。”
应同道:“小娘子谬赞,舆图也能改得简便。”
萦芯一乐,知道他是怕自家不给结尾款,“由此图可见,应郎君劳苦。”
一挥手,阿饧和阿蜜两人奋力抬着个小箱子,给应同送了过去。
应同这辈子还是头一次挣到这么多的金子,强压着笑意,打开箱子拿条金鱼个给书童。
书童张嘴就咬,在鱼头上留下个偌大的牙印儿。
做出嫌弃状,让书童自己把金鱼放回去,如何带走应同又发了愁。
留在手里怕人偷,带回路上怕人抢。
萦芯送佛送到西,直言:“应郎君只二人携此重金恐怕不妥,不如小女做个中人,介绍鲜味盐坊坊主与应郎君认识吧。”
这样应同把钱用进货价换成鲜味盐,年底或者现在雇佣商队带回桓楚,比拿金子回去安全不说,又能大赚一笔。
应同领情一礼,“多谢小娘子,如此正好。”
小主,
“在费时,应郎君就住李氏老宅吧,那里民风淳朴,邻里互助,离茶馆也不算远,一日三餐由一郎送去。应郎君意下如何?”
应同前几日就是在老宅养的病,吃住都舒服,便点头道:“多谢小娘子。请再赐一份舆图原图。”
这样当初谈下的两个条件,李氏都算交付了,应同就当场在新舆图上画了五条水渠。
指着几处,应同道:“舆图过于简略,这几处其实是有起伏的,且整个地势越往东越低,如此开渠,水借地势,不会减缓,也不易淤积。此处多有裸露山石,正好作渠底……”
收了尾款,乙方应同便细细的跟甲方李小娘子,讲述他这个月实地考察出的地貌和设计理念。
萦芯又取出一张舆图拓本,将应同所述按照自己的想法画上去。
应同还道她也有这方面的学识,等她画完一看,也跟小娘子看他的细图一样,蒙圈。
图问的差不多了,萦芯又向他咨询施工材料等问题,应同知道钱不是那么容易得的,说了几个材料名字小娘子也不认识,只道:“这条是主干,若是得宜,同可为小娘子预算材料。”
李家给钱痛快,收图也痛快,应同乐得给她家添个附加服务。
哎呦!
萦芯用袖扇遮住笑意,道:“应郎君果然大才,此事就全托应郎君了。”
预算做完,差不多就是晒书节了吧,给他放个“假”,后面看看能不能让他做个“监理”吧。
这段时间,她得让阿酒先集结些壮劳力,把下溪村到这个水渠开口的路修出来。
今年的晒书节依旧如火如荼,四国各州都有文士往费县聚集,有过去年经验的更是提前大半个月就到了。以一换五,他们得留出选书的时间,自己还能再多抄几本回去呢。
而让阿糖望眼欲穿的那几个南晋文士也在蓬莱下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