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李家养了这么多年,她俩一直没有答应嫁给任何一个奴,就是不甘心让下一代继续吃这些苦。
萦芯自然不是面甜心黑的人,她很高兴她俩能开这个头,点点头道:“可以,但是你俩得教出两个跟你俩一样手艺的才行。”
姊妹俩闻言,两眼都亮了,赶紧给小娘子行大礼,谢谢她的抬举。
“教一个绣娘要多久?”萦芯问。
还是姊姊胆大,答道:“倘是有这根筋骨,三年便能小成。”
“那行,你们先带三年徒,三年后,我在费县给你们置办一个绣房。”
让千恩万谢的绣娘回去准备搬家,萦芯又找来织户、木匠和石匠。
木匠孩子多,已经有学成的了。他也滑头,说自己嘴笨,可以让学成的儿子去教学徒。
这样父子分开,李家暂时也不会因为木匠多了就把他们卖出去。
他还特意嘱咐儿子教徒弟“留一手”,将来主家就是拿养出的木匠卖钱,也不能卖了他家人。
织户和石匠很配合,不像篾匠那样“傻”,觉得主家是真跟你“商量”,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于是,这一年杏核村“杏实职业技术学院”就有了五个科目的老师,加上万杵能教点儒学,萦芯的规划终于又实现一步。
她继续去玉玦山看小黑。
月余的时间,小黑已经逛遍整个山坳,萦芯到时,它正在追村里的几只鸭子玩儿。
萦芯在牛车上看着, 小黑追了一会儿,突然回头看了看牛车。
没有过多的停顿,它又继续回头去追鸭子了。
萦芯想,既然小黑喜欢,就留它在这里吧……
牛车也没下,萦芯看着它跑远,就跟一郎说:“回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费县的春耕刚开始,李清就回来了。
爷孙俩头次相见,特别投缘。
小小郎在阿翁的怀里,笑模样就没停过。
李家,有后了……
李清感动坏了,差点当着儿媳妇的面儿流下泪来。
这次李清回来,特意把二郎带回来了。
他已经想好了,这次要么让女儿在带回的一堆帖子里选个,要么就直接让二郎入赘!
坚决不能让她拖到十九,去当什么比丘尼!
他倒是没立刻发作,而是跟孙子亲香了四五天,才趁着休沐,让儿子带着儿媳妇孩子回娘家,把萦芯单独叫到屋里谈。
萦芯早就知道阿耶不会轻易死心,这次回来肯定还有争吵。
是以看见阿耶给她拿了七八本家贴也不意外,仔细看过,做足了孝顺样子,最后以:这个家世没落了,那个军中有职位老不在家,怎么这本上没写外貌的赞词,可见容貌不佳……
等等理由,全都拒了。
李清深吸一口气,道:“那就二郎吧,这次回来给他抬平,让他恢复旧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