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年纪虽然小,头发不少,梳了个猫耳似的双螺髻,只左面的发髻上插了两支碧玉彩蝶簪子,俏皮又可爱。
因为彩蝶翅膀上的彩色是宝石切片点缀的,价值也不菲。
今日,她穿的是水青色的丝质大袖长襦,外罩了一件透纱长褙子,上面暗绣许多银杏飞叶,仔细观瞧,几乎没有相同的。
阿耶依旧是深青的大袖袍服,大郎是同款月白的。只身上细处和寥寥配饰,尽显家里富裕又有品位。
日上三竿,离得最近的孔伯渊就带着七个同窗上门了。
他们日盼夜盼,李家就是不搬,而今终于可以上门,全班都请了假来蹭饭。
大郎赶紧去门口迎接,口称有失远迎。
孔伯渊递上礼单,先恭祝李家乔迁,然后自我介绍,“李小郎君当面,在下乃是贵宅东邻,出身孔氏分支,行十六,字伯渊。”
然后又挨个介绍自己带来的同窗都是谁谁家的,行几,字什么。
李藿果然记性不错,当下都记住了,都叫兄长。将接下的八份礼单交给阿铫,引他们进门。
孔伯渊他们乌央乌央的跟着李小郎君往里走,当面就见影壁上的山水。有两个喜欢画的立刻驻足观瞧,其中一个颇能感受画中扑面的清风,不住点头。
又有个喜欢鱼的叫前院儿的鱼缸吸引,跟着李藿到正厅的只剩五个小郎君。
小主,
正厅客席增加到十位,董暾坐在客座首席,帮着好友接待这些小郎君。
席间各种斯见,各种报家世,竟有个姓吕的郎君跟董暾妻族有亲。
八竿子好容易挨到打的亲戚俩立刻亲厚起来,互相交谈更加融洽。
期间,李家下人奉茶、上糕点果盘,悄然无息,却又有礼有度。
李清自持长辈,姗姗来迟。与小郎君们简单告罪,就坐了主位。
众人与李家父子虽然初次见面,但都有“食方换藏书”的交情,谈文论书,很有话聊。
说了盏茶时间,大郎邀请他们去自家园子逛逛。
爱动弹的去了,不爱的去了二进的大书房耍子。
一堆来客就这样分流,空出了前厅。
后面陆续来了几家邻居,长辈来的,李清去迎接,小辈来的大郎去迎接。果然没有女客。
孔伯渊是个不爱动的胖子,跟着引路的管事去了书房。
萦芯布置的书房也很巧妙,用书架分出区域,上面摆着市面上能买到的所有的书和许多家藏典籍。
孔伯渊在书架间走动,看屋里全套的鸡翅木,简略翻翻藏书,心想,比自家也不差了。
他找了本没看过的游记,坐到窗下侧榻上翻看。
看书房的仆人,无声无息的给他行礼,上茶。
翻过两页,他渴了,喝下半盏。突然发现,茶托盘上有画。
拿起茶盏一看,是一副游人观山的水墨画。
茶托盘上半手艺高超的用深浅岫色涂出一片远山,下面近处寥寥五六笔就画出一个头戴蓑笠负手观山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