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安帝当了几十年皇帝,对朝中那些污秽一清二楚。
他深知这是人性,无法违逆更改。
可北离毕竟是萧氏皇族的,身为帝王,他当然期盼着国祚能够绵延千秋万代。
月合的书信,给他指明了一个新方向。
太安帝在清平殿枯坐一夜,深思熟虑后,颁发一道圣旨:
凡抄家所得田产,一律按照低价售卖给种植该田产的佃户。灭门案中,核实为贪官,其名下的土地按抄家的处理。
早朝时,众臣子听到圣旨内容,身子俱是一哆嗦,目瞪口呆地仰望太安帝。
“陛下,这、这委实不妥。”一个重臣站出来抗议。
以往那些土地会被官府低价拍卖,达官显贵走关系提前预定,唯有亏本的瘦田流出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今这一改革,岂不是便宜那些乡巴佬。
在他们眼中,捞不到好处等于吃亏,必须大力阻止。
这位重臣主管天启城的安危,太安帝凉飕飕瞟他一眼,不急不徐开口:“朝臣灭门,镇西侯遇刺,你们查出凶手了吗?”
语气风轻云淡,其内容却有千斤之重。
重臣听出不满的意味,登时双腿一软,麻溜跪下,“陛下,臣、臣无能!”
遇到问题,推诿是惯用的伎俩——认错态度无比诚恳,就是不干实事。
各家相互联姻,关系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
亲戚间你帮我求求情,我帮你讲讲话,最后皇帝只能不了了之。
重臣面上惶恐不安,心里完全不当回事儿。
但这次太安帝是动真格的,关乎祖宗基业,谁来都不好使。
“既然无能,换个人。”
他的目光落到琅琊王身上。
少年一身明黄色华服,腰杆笔直如松,宁折不弯。
太安帝满意地扬了扬唇角,“皇城安危非同小可,就交由琅琊王全权管理。”
轰!
重臣抬眸,一脸的不可置信。
“陛、陛下,臣……给臣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臣定能尽快、尽快缉拿罪犯归案。”
太安帝不耐烦地挥挥衣袖。
浊清很有眼力见儿,马上命人把重臣拖下去。
“陛下,臣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您不能这么对我呀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