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精忠报国

男人翻动着手中的材料,最下面的一段史料清楚地记载着——

在白色拉者二世执政时期,当时的马来西亚联邦就颁布过一个特别的通告:

给移民足够的免费土地种植,政府提供临时住屋安置移民;免费提供大米和食盐一年;提供交通运输工具,建立警察局保护华人安全,华人永久居住在沙捞越等。

这样的政策深深的吸引了当时华国人民,因为清政府的强权压迫这些人本就生存困难,看到生存的希望,许多人带着妻儿一起南下务工,甚至有的人抛妻弃子,独自一人踏上前往南洋的航船。

但是这仅仅是鸦片战争之前,那时候的人民还是自愿赴身前往,但是之后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帝国主义强势侵袭都使得华国飘摇在凄风苦雨之中,在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签订之后,前往南阳的华工被称为“契约华工”,别称“卖猪仔”。

男人继续翻动着史料,那些尘封在资料中的过往展现在他的面前。

因为帝国主义强权政治,在东南沿海设立招工公所,诱骗百姓签订契约,许多人被欺骗、绑架、偷渡到东南亚,克扣他们的工资作为出行费用。那时候赶赴南洋出海的华工跟黑奴毫无区别,殖民者打着文明的旗号,实际上行的却是贩卖的行为。

“爸爸,你在看么?”娇娇凑到男人的身旁,好奇的看着眼前的材料。

她忍不住读了出来,“那时从香港乘船到旧金山,要一个多月,这样长时间的折磨,往往100个人中,有时竟死去三四十个人。有一次船到旧金山港口,船员打开舱盖,突然一股臭气从舱底直冲上来,七八个满脸血污的华工,横七竖八地躺着,尸体已经腐烂。”

“这是什么时候的历史?”娇娇指着这段文字问到。

“这是清朝时候,因为帝国主义对于晚清的压迫,百姓们的生活水深火热。”男人摇摇头

“真难想象,这样残忍的事情,曾经真真正正的发生在我们的先人身上。”娇娇情绪低落了许多,“这简直是国家的悲哀,民族的屈辱。”

“娇娇这就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意义。”男人深色的镜框反射出窗外的光来,“前事不忘,将来之鉴也。”

“我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忘记以前的经验教训,这可以被后来的工作借鉴。”娇娇骄傲的开口,“我还知道,这句话出自晋代葛洪的《抱朴子》。”

“看来你最近学习很认真,记得这么清楚。”男人忍不住赞赏自己的女儿。

“那当然,我还知道《新唐书》里‘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这句话也是相同的意思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男人竖起大拇指。

气氛正和谐,但是平板电脑中传来的音乐却换成了另一首。

“诶?陌老师又写新歌了?”娇娇的注意力又转回到直播间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