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观察员看上去十分温和,说起话来不疾不徐,有种历尽千帆的温和之感。
“第二种叫做“社会的孤单”,它是指人没有目标从而产生得空虚和焦虑。这样的人会觉得自己是局外人,站在生活的边缘。”
“第三种叫做“存在的孤单”,它是指人类远离群体、与世隔绝,从而产生的生命没有意义的想法。”
掌声响起来,镜头切换到下一个分析员,他是一个写小说的,笔名叫金钩代月,陌明珠属实想不出,这样一个写扑街文的作者,怎么能来参加节目。
“人的一生其实就是逃离孤独的过程,人类这种生物其实很害怕孤单,所以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思想里就有养儿防老、传宗接代这些思想。比如说在吕剧《李二嫂改嫁》里就有这么一句——一无亲二无故多么孤单。所以害怕孤单其实是人类这个群体都有的一种思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人们害怕孤单,就渴望陪伴,这个人可以是妻子,可以是孩子,可以是任何一个人,只要能够产生共同话题,就不会有这种思绪困扰。”
说的挺多,但是陌明珠觉得这个家伙,上电视节目说这么多废话,说不定要被砍去一大截画面。
也说不定金钩代月这家伙,现在跟自己写网文的时候一样,在水字数呢。
这个家伙,就是屑。
怪不得写的小说都扑街。
镜头转到下一个分析员,这个分析员带着很厚的眼睛,看起来就大有学问。
“孤单源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大多数观察者同意,现代社会的快速变迁使得人与人不再有密切的接触,孤单因此成为通病。”
“比如手机的出现,前几天社交平台上的话题,一桌人,除了正在吃饭的老人,周围的人都一人一台手机,就连小孩都抱着平板电脑。这个时候,如果在老人的立场就会感到很孤单。”
“好不容易一年聚这么几次,可是周围人都在忙自己的东西,这种隔离在人群之外的感觉是很深刻的。”
“所以说手机的发明让人类更方便,也让人类更疏远。所以有一句话叫做——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们坐在一起,你在低头玩手机。”
“老人们一年到头看不到孩子几次,逢年过节,孩子也不说几句知心话,疏远至此。他们已经快到人生的终点站,还有多少机会能够陪伴在我们身边呢?”
“我之前刷抖乐视频,有一个奶奶对着孙女说,我今年80了,如果我能健康活到100岁,那么我还能见你20次……每一次见你,都像是最后一次。”
“所以,放下手机吧,多陪伴家人。这样幸福的时光,又能有多久呢?”
话落,掌声雷动。现场不少人甚至默默擦眼泪,这番掏心窝的话让大家颇为感动。
但是……陌明珠觉得,台下好几个都像是节目组请来的演员呢……
为了节目效果,导演……蛮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