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后,天下了一场透雨。旱情得到了缓解,周家庄的男女老少每天早出晚归,赶着春种。
蔬菜、玉米、谷子、糜子、荏等各种作物被被种了下去,村子里的大娘们,找起了小鸡仔、种蛋。
野草慢慢长出来了,山上慢慢的变绿了。鸟儿飞回来了,山上的野兔、野鸡也慢慢的多了。
尝到了捡野兔的快乐,奶奶金花每天都会带着金凤在山脚下转悠一会,每次总会收获一两只野鸡野兔。
有了野兔换粮食、补身体,周三柱一家最先缓过气来,一家人的脸上慢慢的有肉了,脸色越来越红润有光泽,和村里一脸菜色的村民比,福态极了。
周三柱、金花、周三山夫妻看到自从分家后家,家里的生活明显改善,觉得这家分的好,分的妙。他们走路都变了,抬头挺胸,目视前方。
分家后,为了多挣工分,周大山夫妻每天都去上工,就连大英也要去上工,有时候她能挣2个工分,有时候能挣个4工分。
二英留在了家里,照顾年纪小的三英、大平,还有二叔家的二宝、三宝。
爸妈不在家,弟弟妹妹们年纪小,二英每天给他们嘴里塞点野果呀、红薯干呀、奶片呀等小零嘴,几个弟弟妹妹可听她的话了。
秋天到了,玉米、谷子、糜子先后黄了。周家庄的村民欢快的在夕阳的余晖下挥舞着镰刀,一点儿也不觉得累。他们的脸庞被夕阳映照得红彤彤的,就连心也红彤彤的。
旱了三年了,各家的存粮早没了,好几年积攒的钱也花得漏底了。
村里的支书和队长怕再饿死人,秋收当天晚上,连夜给每户分了三百斤带皮的玉米棒子救急。
玉米棒子搬回来了,周大山、申秀秀摸着院子里堆着的、实实在在的玉米棒子,俩人抱头痛哭。
不怕了,终于不怕了,家里有粮食吃了,终于能养活孩子了,能活下去了。
太阳彻底落下去了,夜幕笼罩了整个村庄。二英听着周大山、周二山夫妻沉稳的呼吸声,翻了个身,也睡了。